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874普通生物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液。

【答案】体液是指体内以水作为基础的液体。

2.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CAM 途径)和CAM 植物。

【答案】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又称CAM 途径,景天科、仙人掌科等科中的植物,夜间固定

产生有机酸,

白天有机酸脱羧释放

剑麻、兰花、百合、仙人掌、荟芦等。

3. 碳的循环。

【答案】

碳的循环是指碳以

各成分之间传递,

最终又以

4. 基因型。

与所研宄相关的基因列出。

5. 异地种形成。

【答案】异地种形成是指两个初始种群在新种形成前,其地理分布区完全隔开、互不重叠,这种情况下的新种的形成。

6. 断裂基因。

【答案】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DNA 序列,常被一些内含子隔开,断裂基因实质是由一系列交替存在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7. 植食现象

【答案】植食现象是指动物(专食植物的称植食动物,兼食动物的称杂食动物)以植物为食的现象。

8. 物质循环。

【答案】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

进行固定,这种与有机酸合成日变化有关的光合碳代CAM 植物是指具有CAM 途径的植物。谢途径称为景天科酸代谢途径;常见的CAM 植物有菠萝、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的 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答案】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在表示基因型时,一般只将突变的基因或

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9. 原叶体。

【答案】原叶体是指蕨类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的配子体。

10.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二、简答题

11.为何使用康复“非典”病人的血清可以治疗“非典”患者?找到了“非典”的病原体后,如何研制防治“非典”的单克隆抗体疫苗?

【答案】(1)康复“非典”病人的血清可以治疗“非典”患者的原因

“非典”康复病人的血清中已产生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起到治疗的作用。

(2)单克隆抗体疫苗研制途径

①特异性B 细胞制备:病原体(冠状病毒)(表面特异性抗原)注射入小鼠体内,抗原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刺激相应B 淋巴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致敏B 淋巴细胞。

②细胞融合(杂交):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处死小鼠,制备脾细胞悬液,将同系骨瘤细胞和小鼠脾中的B 细胞混合,并加入促融合剂,使淋巴细胞和骨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③选择性培养杂交瘤细胞,经过筛选产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12.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基因表达是指通过DNA 的转录和翻译而产生蛋白质,或转录后直接产生RNA 产物的过程。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基因表达更复杂,体现在以下方面:

(1)真核基因组远远大于原核基因组。

(2)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与组蛋白等构成染色质,被包裹在核膜内,核外还存在其他遗传物质(如线粒体中DNA 等),这增加了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和复杂性。

(3)真核基因组是二倍体,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基本上是单倍体。

(4)真核生物

子的

的序列为蛋白质、

等的编码序列,其余约90%的序列功能至今还不清楚。

(6)原核生物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绝大多数是连续的,而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绝大多数是不连续的,即有外显子和内含子,转录后生成的前体hnRNA 需经加帽、加尾、是单顺反子,即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条而原核生物是多顺反(5)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都为基因编码,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仅约

甲基化、剪接和编辑等加工程序,最后才成为成熟的

加了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

(7

)原核基因组中除才能翻译获得完整的蛋白质,这就增基因有多个拷贝外,重复序列不多。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则存在大量重复序列:串联重复序列、分散重复序列。

13.较大的苗木移栽时,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答案】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14.简述DNA 损伤修复主要方式。

【答案】DNA 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碱基错配,DNA 重组过程中其双螺旋结构也常常会被局部破坏,造成各种损伤。在一定条件下,生物体(或细胞)能使其DNA 的损伤得到修复。这种修复功能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重要的安全保护机制。细胞的DNA 损伤修复方式如下: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易错修复。其中最常见的修复系统是切除修复。

(1)切除修复的定义:是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 分子中受损伤的部位切除,以另一条完整的单链为模板合成切去的部分,使DNA 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切除酶可以识别多种DNA 损伤。

(2)切除修复的特点:切除修复是一种普遍的修复功能,它并不局限于某种特殊原因所造成的损伤,而能一般地识别DNA 双螺旋结构的改变,对遭到破坏而出现不正常结构的部分加以切除。

(3)切除修复的意义:细胞的切除修复对于保护遗传物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5.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答案】人全身共有骨206块,通过骨连接构成人体骨骼,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1) 颅骨连接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

(2)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和尾椎,他们通过骨连接构成脊柱。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接构成胸廓。

(3)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

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的,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