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烟台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939农业经济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该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答案】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主要包括:

(1)构建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是农民配置农业资源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离不开政府对传统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制定有效的市场经济制度、向农民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和加强市场的设施建设将会更加有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建立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需要构建农业合作社、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但不能否定农业的家庭经营,必须建立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具备了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因而土地政策将从公平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然是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更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

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的农业技术进步要特别注意技术选择。要素稀缺导致要素价格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技术进步的变化,实现廉价的投入品对昂贵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适应传统农业转变的政府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农业适用技术的提供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强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如何有效地利用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涉及到农民接受新要素的条件、时机和学习能力等。 学习新知识的途径有:

①通过沿用己久的方式在试验或错误中去学习;

②通过生产新要素的企业或农业技术推广站这样的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进行培训而学习; ③通过教育学习,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2. 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财政资金有哪些类别?

【答案】按功能性来划分,农业则政资金有以下类别:

(1)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力面的投入。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投入的政策取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全额无偿支付纯农业公共产品的支出,主要包括农业公共设施费支付政策和农业公共事业服务费支付政策。这一部分的财政支出在长期中是相对稳定的。

(2)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

农业调控性财政支出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

农业宏观调控性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是财政补贴和设立稳定基金。

(3)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

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由农业的外部性和弱质性决定的。农业保护性投入的政策取向是对农业进行保护性补贴和一定数额的转移支付。

3. 零售业态的含义是什么? 有哪些因素影响着零售业态? 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零售业态的定义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由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因素构成。

(2)影响零售业态供给与需求的因素

①影响零售业态供给的因素

a. 政策动因和政策激励

b. 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的竞争

中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决定着市场进入的难易程度,决定着零售企业的市场定位,左右零售企业市场战略与策略制定。

c. 零售经营管理技术

在社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构建方式既定时,零售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通过零售企业运营成本影响零售业态供给。

d. 社会技术水平

零售业态经营管理水平一定时,社会技术水平决定零售业态提供某种服务水平所需的零售价格水平,决定着零售业态提供某种服务所需的成本费用水平。

e. 产业链构建方式

产业链构建方式以产业链纵向关系体现(如纵向一体化关系、合约关系等),供应商、零售商及零售企业特征(如供应商规模及零售企业的规模)是决定二者间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也就决定了二者间的交易方式一一产业链构建方式。产业链构建方式决定产品的流通费用,从而影响零售业态运营成本、流通速度。

②影响零售业态需求的因素

a. 人均收入水平

b. 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

c. 消费者偏好

一种零售业态定位于消费者共性偏好,就拥有广泛的消费者群体而位于消费者偏好的中心; 反之定位于消费者特殊偏好的零售业态,其消费者数量较少。

d. 安全健康消费需要

e. 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市布局变化,城市中心人口外迁至城郊,都引起零售业态的商品结构、服务功能、选址、商圈、规模的变化。

(3)人均收入水平、社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是三个最关键的因素。

4. 什么是农业的家庭经营?

【答案】农业家庭经营,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它突出了主要经营对象的产业特征,即农业,而不是其他产业; 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主要实行的是家长制或户主制管理,小存在管理分层的内部治理结构; 它强调以使用家庭劳动力为主,而不是以雇下经营为主。

5. 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根据各种农业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主要经济作用的不同,可把农业技术归纳为三种经济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

①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定义劳动节约型技术主要是通过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使劳动消耗大量节约的技术。

②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优点

a. 可大量节约劳动消耗,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b. 可帮助某些国家或地区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c. 可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

③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足

a. 不适宜于资金不足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 推广应用劳动节约型技术,还要受到劳动者本身素质的制约。

(2)资源节约型技术

①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定义资源节约型技术是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经济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从而节约资源的技术。

②资源节约型技术的优点

a. 可人大提高单位资源的生产能力,解决某些国家或地区农业资源不足的矛盾;

b. 使有限的资源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的社会压力。

③资源节约型技术的不足

a. 劳动生产率一般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