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9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17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25
2017年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32
一、简答题
1. 现代农业保护政策改革的方向与基本趋势是子! 么?
【答案】现代农业保护政策改革的方向与基本趋势有:
(1)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以价格保护措施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供给为主要目标。这种政策容易产生供给过剩,且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
乌拉圭回合之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政策目标的重要程度迅速提升。
发达国家在农民收入问题和农产品量的供给问题己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农业保护政策目标体系整合程度提高,有助于促进农业和谐可持续发展,但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
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供给之间问题还未得到很好解决的情况下,其他目标也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面临更为艰巨的农业保护任务。
(2)农业保护政策措施实现了从“黄箱”向“绿箱”的转变
《农业协议》签订后,“黄箱”政策衰落。“绿箱”农业政策措施具有长期效应,较少直接引起贸易严重扭曲。“绿箱”政策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既减少厂资源的扭曲配置,又保护了农业,逼近了社会公平。“绿箱”政策针对市场机制在农业中的失误,重点解决农业的公共产品供给、农业的外部性和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成为不受约束的农业保护政策领域。
(3)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加速,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WTO 农业协议的达成大幅度地推进了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多哈回合又使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关税壁垒被削减或受限制的情况下,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在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意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福利及生态环境,但有可能被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
2.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与特性有哪些?
【答案】(1)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①市场参加者可以对农业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为
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
③农业信息商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而独立为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是伴随着商品农产品的出现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商品农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成分比重较小,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己。
④农业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并发挥作用晚于商品农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
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离,才出现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行业,使物化于物质商品中的信息成分突现出来,农业信息商品才可成为独立的商品存在于生产流通领域。
⑤农业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制度的确立是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
信息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信息成为商品的条件之一是信息所有者拥有私有产权。农业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制度建立以后,农业科学技术情报的交流就开始以法律形式确定它们的经济价值,农业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
(2)农业信息商品的特性
农业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农业信息商品作为非物质产品,具有一系列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特征:
①农业信息商品是一种体验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的定价就比其他商品的定价更加困难。商家可以利用体验商品的特点开展农业信息商品的营销; 媒体生产者通过品牌或信誉来克服体验商品的难题,依靠高质量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为其付费。
②农业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特点
农业信息商品在研发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固定成本很高; 农业信息商品的复制却非常低廉。一项农业信息商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其边际生产成本几乎为零。
③农业信息商品的时效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时效性,包括内容的时效性与传递过程的时效性。
a. 内容的时效性是指农业信息商品的内容对于特定的使用者来说,只在特定的时间内有效; b. 传递过程的时效性是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时间成本,传递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大。 ④农业信息商品价值发挥的使用者依赖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潜在的。农业信息商品潜在使用价值的发挥程度必须依赖于购买方的素质及其运用程度,依赖十信息本身和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程度。由十素质和生产方式不同,使用某项农业信息商品可能产生不同的效益。
⑤农业信息商品的易扩散性
⑥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外部性分为对他人有利的正外部性和对他人不利的负外部性两种。对一些外部性很强的农业信息产品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和干预。
3. 试比较分析农贸市场与超级市场在经销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
【答案】农贸市场全称是农产品集市贸易市场。农贸市场的发展,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势:
(1)生鲜农产品的销售以个体经营为主,农贸市场为大量的个体零售商贩和消费者提供交易
平台;
(2)个体零售商贩主要由当地的个体经营者、来自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下岗工人构成,他们经营生鲜农产品货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自产自销,二是批发市场;
(3)一般而言,小城镇和乡村农贸市场上农民自产自销的比例大,大中城市农贸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是从批发市场进货;
(4)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末端,满足了广大居民传统购物习惯的特点,目前仍然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大量存在,是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要形式。
劣势:在大中城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购物习惯发生变化,农贸市场在购物环境、卫生条件和商品质量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要。
发展趋势:逐渐开始被新型零售业态的代表一一超市所取代。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主要经营食品、清洁品及家庭其他日常用品,品种齐全,特别适合购买频繁、用量大的易耗类消费品。其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而连锁经营又有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愿连锁之分。
正规连锁的优势:有较强大的议价能力、获取批发功能和多铺店销售的效率,可以利用传媒,便于计算统计,有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规划。劣势:缺乏灵活性,需要较高的投资,限制了个人的独立性。
特许连锁的优势:投资少、扩张快。劣势:可降低风险、减少失败率。
自愿连锁的优势:灵活性强,各店自主权大,主动性高。劣势:统一性差,决策迟缓。
超级市场的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大规模化的连锁经营相对接,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以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4.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是什么? 渠道有哪些?
【答案】(1)农产品流通特点
①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有储备、运输和分销环节,以保证均衡上市和满足城乡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普遍需求。
②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下降,造成损失。
③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运输成本在价格中占的比例较大,不太适合长距离运输。 ④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消费者往往凭知觉感受(如大小、颜色、新鲜度等)对农产品进行品质评价,但对农产品的营养性和卫生安全性难以把握。
⑤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以及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2)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
农产品流通渠道类型及环节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