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奥尔加农

【答案】中世纪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和作曲手法,约见于公元10世纪的音乐记载中。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写作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形成复调形式,由最初的“平行奥尔加农”、“反向

,发展到带花唱的“华丽奥尔加农”,及有节奏模式的“有量奥尔加农”和斜向的奥尔加农”。

2. 十二音体系

【答案】20世纪组织音高的一种全新体系。在创作时,作曲家将一个八度内的12个半音排成一定的次序,称为“音列”,作为乐曲的旋律与和弦的基础。音列可以有4种基本形态:原型、逆行、倒影和逆行倒影,这4种音列形态可以转移到任何音高上,可集中或分散在一个声部或各个声部上使用。该体系形成于1921年,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及其弟子贝尔格和韦伯恩对“十二音体系”的付诸实践有很大贡献。

3. 大歌剧

【答案】19世纪法国歌剧体裁。特点为规模庞大,风格宏伟,多采用历史题材,常有豪华的布景、壮丽的芭蕾和合唱场景。梅耶比尔的《恶魔罗勃》达到19世纪大歌剧的顶峰,其他大歌剧作品还有瓦格纳的《黎恩济》、威尔第的《唐·卡洛斯》、罗西尼的《威廉·退尔》等。

4. 福雷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以抒情小曲见长,写作有大量艺术歌曲和钢琴曲,大型作品较著名的有《安魂曲》、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25. 循环形式答:弗朗克在《d 小调交响曲》各乐章中反复使用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动机:疑问动机一渴望动机一信念动机,以循环形式贯穿使用,以统一交响曲各乐章。

5. 《四季》

【答案】维瓦尔第所作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由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12个乐章构

,1725年出版干阿姆斯特丹。音乐描绘生动、小提琴演成,辑人《和谐与创意的尝试协奏曲集》

奏技艺高超,作曲家还在每一个乐章前附有短诗,说明该乐章描绘的景象,是最早的标题音乐之一。

6. 六人团

【答案】1920年成立于法国的青年作曲家团体,受到萨蒂和科克托的艺术理想的影响,反对

印象主义,强调音乐的简朴理性明快,为日后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成员包括米约、奥涅格、普朗克、奥里克、杜雷和塔耶弗尔,其中前三人尤为重要,代表作有米约的歌剧清唱剧《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和奥涅格的交响诗《太平洋231》等。

7. 布里顿

【答案】英国作曲家。年少时从布里奇学习音乐,1945年因歌剧《彼德. 格莱姆斯》的上演确立国际声誉。主要音乐成就在声乐音乐方面,除歌剧《比利·巴德》、《旋螺丝》外,还有清唱剧、合唱曲和大量歌曲,管弦乐作品较出名的有《安魂交响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创作风格以传统音乐风格为基础,融合20世纪各派之长。

8. 《尼伯龙根的指环》

【答案】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根据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创作的四联歌剧,由相对独立的四部歌剧《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诸神的黄昏》组成。歌剧讲述了围绕英雄齐格弗里德的身世展开的关于权势和爱情的争斗,音乐在200多个主导动机的基础上展开,声乐形式无“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分,由音乐化的吟诵和对白构成; 剧中大量使用打击乐器和各种铜管乐器,被称为“铜管乐与打击乐的橱窗”。《尼伯龙根的指环》体现了瓦格纳乐剧的最高成就。

二、简答题

9. 简述吕利与抒情悲剧。

【答案】(1)人物简介:

吕利(J.B.Lully ,1632~1687)于1661年加入法国籍,因一个偶然的机会青云直上,从宫廷芭蕾舞团的演员成长为皇家音乐舞蹈学校的首任校长。他与大剧作家莫里哀(

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等。

(2)艺术成就:

①创造出一种被称为“抒情悲剧”(Tragedie lyrique)的法国歌剧形式。

②在歌剧中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快—慢”法国式序曲。

③在歌剧中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

④歌剧采用法语,以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使宣叙调具有歌唱性; 歌剧中大部分用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10.简述协奏曲的发展

【答案】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来源于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尤其受独奏协奏曲的影响。

古典主义初期键盘协奏曲开始兴盛,以C.P.E. 巴赫和J.C. 巴赫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在J.C. 巴赫

)相识,又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创作了许多用法语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歌剧的创始者。代表作有《阿

的协奏曲中,有了明确的三乐章布局:第一乐章是利都奈罗(ritornello )形式,这是一种具有奏鸣曲雏形的结构; 第二乐章常用小步舞曲(minuet ); 第三乐章常用舞曲性的回旋曲(Allegro-rondo )结构。

到古典主义盛期,莫扎特承袭了维瓦尔迪和巴赫儿子们的协奏曲创作方式,为小提琴、钢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等各类乐器创作了五十多部协奏曲,使近代协奏曲趋于成熟和完善,确立了沿用至今的三乐章协奏曲形式: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由乐队演奏,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此外在再现部结束之前,还有一个展示独奏乐器演奏技术的华彩段。

第二乐章,慢板,曲式比较自由,通常采用三段式,音乐富有歌唱性。

第三乐章,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富于华丽的技巧,有时具有民歌风格或舞蹈性的节日狂欢气氛。

从风格上看,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通常有“华丽风格”的印迹,显得轻盈典雅、细腻精致,摒弃了巴罗克时期协奏曲沉重肃穆的风格。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协奏曲,在古典主义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反映在:第一乐章取消双呈示部原则,演奏家常参与华彩段的创作,各乐章采用不间断的写法,运用标题音乐因素,强调民族风格等。

20世纪的协奏曲融入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呈现出多种手法、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11.简述塔蒂尼与“合成音”。

【答案】(1)人物简介:

,巴罗克末期和古典主义前期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作有42塔蒂尼(G •Tartini , 1692~1770)

首小提琴奏鸣曲135首小提琴协奏曲和50首三重奏等。

(2)艺术成就:

,当时被作曲家本人称为“第三音”①1714年发现“合成音”(resultant tones)(tsrzo suono)。

合成音又分“差音”(differential tone )与“合音”(summation tone )两种,前者由塔蒂尼发现,后者被黑尔姆霍茨(Hehnhohz )解释。差音的振动频率为两音之差,合音的振动频率为两音之和。例如g 和c 以强音量发音,两音的差音为11;两音的合。差音与合音均以纯律为准,差音在小提琴和音为

管风琴上较容易听出来,合音则较难被辨认。

②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开提琴技术艰深发展之先河。

12.简述沃尔顿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沃尔顿(W.Walton 1902~1983),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上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主要有两部歌剧《特罗伊洛斯和克瑞西达》《熊》,两部芭蕾《聪明的贞女》《疑问》,清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