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取材于歌德名著的 《_____》和取材于莎士比亚名著的《_____》。

【答案】浮士德; 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代表作有《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取材于歌德的同名著作,采用原著的第一部,写成爱情悲剧,以宗教的解脱为结局。《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同名著作。

2. 法国作曲家弗朗克的主要代表作有:清唱剧 《_____》、交响诗《_____》、唯一的交响曲《_____》。

【答案】赎罪; 风神; d 小调交响曲

【解析】赛萨尔·弗朗克(1822~1890)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代表作有清唱剧《赎罪》、交响诗《风神》和唯一的交响曲《d 小调交响曲》。

3. 马勒的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选用了中国唐代诗人李白、_____等人的诗歌为题材,他的《_____》在首演时有超过1000人参加而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答案】孟浩然,第八交响曲

【解析】《大地之歌》是马勒于1908年创作的交响性套曲。作品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为歌词,如李白、孟浩然、王维的诗歌。马勒的《第八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

,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 故称《千人交响曲》

4. 弥撒的音乐部分分为常规的和专用的两种,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_____、信经、圣哉经和_____五部分。

【答案】荣耀经; 羔羊经

【解析】弥撒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10世纪逐渐发展演化成一套比较定型的礼拜仪式。弥撒仪式中的条目分为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五部分; 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每一条目的具体歌词内容发生变化。

5.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主要的创作领域,在宗教音乐领域集中于两大声乐体裁弥撒曲和_____,世俗声乐体裁具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_____和德国的_____。

【答案】经文歌; 尚松; 利德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曲家在宗教音乐领域创作的主要体裁是弥撒曲和经文歌。最具有代表性的世俗声乐体裁是意大利的牧歌、法国的尚松和德国的利德。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

一种通谱体歌曲,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 法国尚松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音乐植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 利德是一种新型的世俗声乐复调品种,有的采用模仿复调,有的呈严格的和声织体。

6. 德彪西印象主义的管弦音乐作品有:根据马拉美同名诗歌写作的前奏曲《_____》、三联画《_____》和交响素描《_____》等。

【答案】牧神午后; 夜曲; 大海

【解析】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其管弦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二联画《夜曲》、交响曲素描《大海》。其中《牧神午后》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篇。

7. 据记载已知最早的西方复调音乐形式是_____至13世纪,_____就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

【答案】奥尔加农,经文歌

【解析】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公元9世纪,从事宗教活动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单线条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于是,这个所加的曲调与原来的旋律就构成了一种简单的“复音”形式。这种“复音”形式就是“奥尔加农”。至13

世纪,随着复调音乐的繁荣,新的复调音乐体裁经文歌诞生,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复调音乐体裁。

8. 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管弦乐队的标准配置,即由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_____组构成的乐队,其中管乐器都运用两件,被称为“双管制管弦乐队”。

【答案】打击乐器

【解析】古典主义时期,管弦乐队的标准配置是由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构成的。

9. 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大约公元10世纪,是以_____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_____。

【答案】格里高利圣咏(素歌); 五度或四度; 奥尔加农

【解析】奥尔加农是西方最早的产生于约公元10世纪的复调音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亦称素歌)为固定调,对位声部一般由训练有素的独唱者担任。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下方附加一个五度或四度的声部,构成二声部音乐。

10.勃拉姆斯从马丁。路德所译德语版《圣经》中选择歌词写作的悼念母亲去世的合唱音乐作品是《_____》。

【答案】德语安魂曲

【解析】《德语安魂曲》是勃拉姆斯从路德版的德语圣经中挑选出相应的段落进行写作的,是为了纪念老师勃拉姆斯和母亲。

11.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的是作曲家_____,他创作的歌剧《_____》和管弦乐幻想曲《_____》分别开创了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民族交响乐。

【答案】格林卡:伊凡·苏萨宁:卡马林斯卡娅

【解析】格林卡是第一个获得广泛声誉的俄国作曲家,对后来的俄罗斯音乐创作特别是对俄国浪漫乐派强力集团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创作的歌剧《伊凡·苏萨宁》是俄罗斯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卡马林斯卡娅》继承发展了俄罗斯民间器乐演奏的传统,又融合了格林卡掌握的专业技法,是对俄罗斯民歌作交响化处理的一种尝试,开创了俄罗斯的民族交响乐。

12.“五人团”是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的俄罗斯音乐家组织,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他们以_____为首,继承格林卡的传统,它的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_____、鲍罗廷、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创作富于俄罗斯气质的音乐作品。

【答案】居伊; 穆索尔斯基; 巴拉基列夫

【解析】“强力集团”的名称来源于文艺评论家、艺术史家符·瓦·斯塔索夫(1824~1906)的一篇题为《巴拉基列夫先生的斯拉夫音乐会》的文章,其中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作曲家小组为“强

,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有力的小团体”。由于他们的成员有五名,人们又称他们为“五人团”

鲍罗廷、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他们视格林卡为旗帜,致力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

二、名词解释

13.圣桑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音乐风格精致典雅、工于技巧,代表作有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双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骼骸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14.凯奇

【答案】美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曾为勋伯格和瓦雷兹的学生,制作了“预制钢琴”。20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试验,探究了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无声音乐,尽力缩减甚至排除作曲家的作用,加强音乐演奏的不确定性,钢琴曲《(4分33秒》是前所未有的无声音乐,其他代表作还有《想象的风景第四号》和《方塔娜混合曲》等。

15.《伊戈尔王》

【答案】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创作的四幕歌剧作品,根据古代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写作,叙述12世纪时,伊戈尔公爵远征钦察汗国,被波洛维茨人俘获的故事。这部歌剧显示出作曲家强烈的个性特征,被认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作,剧中第二幕的波洛维茨舞常单独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