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808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控制

【答案】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

(1)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纠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①控制标准是预定的工作标准和计划标准,它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

②偏差信息是实际工作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或计划要求之间产生偏离的信息。如果没有或无法得到这方面的信息,那么控制活动便无法继续开展;

③采取纠正措施是指根据偏差信息,作出调整决策,并付诸实施。

(2)管理控制的分类。最常见的一种是根据控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时点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三类:

①反馈控制。‘自的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作用之后,其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的结果上,并以此作为改进下次行动的依据;

②同期控制。其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之中,即与工作过程同时进行;

③前馈摔制。其控制作用发生在行动作用之前,其特点是将注意力放在行动的输入端上,使得一开始就能将问题的隐患排除,“防患于未然”,前馈控制的效果正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2.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3. 领导者

【答案】领导者是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

双重角色。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 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可见,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的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4.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二、简答题

5. 如何提炼定格?

【答案】提炼定格需做到:

(1)精心分析。在经过群众性的初步认同实践之后,应当将反馈回来的意见加以剖析和评价,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

(2)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删除那些落后的、不为员工所认可的内容与形式,保留那些进步的、卓有成效的、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内容与形式。

(3)精练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的和实践检验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文化,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加以必要的理论加工和文字处理,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6. 什么是直觉决策? 管理者可以凭借哪五种直觉来帮助进行决策?

【答案】直觉决策是指不经下意识的考虑而形成的对于某种方案所做出的决策,它是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以及积累所做出的判断。根据直觉制定决策或者根据感觉制定决策并非与理性决策毫无联系,相反,二者是互相补充的。一个对特定情况或熟悉的事件有经验的管理者,当遇到某种类型的问题或情况时,通常会迅速地作出决策,虽然看上去他所获得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这样的管理者并不依靠系统性的和详尽的问题分析或识别和评估多种备择方案,而是运用他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制定决策。

直觉决策包括:①基于经验的决策:管理者根据其过去的经验制定决策; ②影响发动的决策:根据感觉或情绪制定的决策:③基于认知的决策:管理者根据技能、知识和训练制定决策; ④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决策:管理者运用潜意识的信息帮助其制定决策; ⑤基于价值观或道德的决策:管理者根据道德价值观或文化制定决策。

7. 联系某企业实际分析构造企业文化的途径。

【答案】组织文化的塑造是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艰巨、细致的系统工

程。具体联系海尔企业文化的构造途径:

(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

选择组织价值观要立足于本组织的具体特点,根据自己的目的、环境要求和组成方式等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文化模式。其次要把握住组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因为各要素只有经过科学的组合与匹配才能实现系统整体优化。

如:海尔创业初期,根据市场环境及自身的具体特点,提出一个价值观: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选择和确立了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之后,就应把基本认可的方案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使其深入人心。具体做法可以是:

①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宣传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精要,使之家喻户晓,以创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②培养和树立典型。榜样和英雄人物是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人格化身与形象缩影,能够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可以仿效的具体榜样。

③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有目的的培训与教育,能够使组织成员系统地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并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如:海尔创业初期,为了扭转员工的质量观念,张瑞敏抓住机会,通过砸毁76台冰箱,在员工心中树立起了质量第一的观念,为随后的严格管理建立了契机。海尔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3)提炼定格

①精心分析。在经过群众性的初步认同实践之后,应当将反馈回来的意见加以剖析和评价,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

②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删除那些落后的、不为员工所认可的内容与形式,保留那些进步的、卓有成效的、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内容与形式。

③精练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的和实践检验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文化,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加以必要的理论加工和文字处理,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如:海尔将其企业文化描述为:“敬业奉献、追求草越”。

(4)巩固落实

①建立必要的制度。在组织文化演变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能自觉主动地按照组织文化和组织精神的标准去行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②领导率先垂范。组织领导者在塑造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和导向,会对广大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如:海尔通过观念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首先改变了公司卜下对责任的观念,然后推行、实施80/20法则,配合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海尔产品的高质量。

(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