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企业战略管理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置换并购
【答案】资产置换并购是指企业用一定价值的资产,并购等值的优质资产的产权交易行为。资产置换并购的特点是:
(1)资产置换是为了置换出企业不盈利或盈利少的资产,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资产质量。
(2)资产出售的企业资产并不一定是绩效差的资产,而是一种资本经营的理念。
2. 效率
【答案】效率是指在管理工作中正确地做事情。对于具有单一经营业务的企业,由于那些影响效能的重大环境一般很少发生变化,效率便是企业的战略重点,企业要更多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企业不同层次的战略的作用来看,职能战略注重改进效率的问题。
3. 职能战略
【答案】职能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是指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职能战略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职能、部门在实施公司战略中的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研究开发、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经营职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职能战略用于确定和协调企业的短期的经营活动,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左右。它为负责完成年度目标的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他们知道如何实现年度目标。同时,具体的职能战略还可以增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能力。职能战略由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从战略构成要素来看,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是职能战略的关键要素,而经营范围的重要性较低。协同作用是在单个的只能中协调各种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联合起来。
4. 产品差别化
【答案】产品差别化是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当产品或服务形成进入障碍时,新加入者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攻克这一壁垒,并且会以一定时期的亏损作为代价。在企业的产品缺少差别化时,购买者在挑选企业的产品时,常常从产品的价格或服务上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常常会爆发出激烈的价格战或服务战。
5. 独资
【答案】独资(经营)是企业国外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阶段,是指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的经营方式。独资经营的优点是:可以使企业获得百分之白的所有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此外,独资经营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从而
使国外子公司的营销战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融为一体。企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还可以更直接、更全面地积累国际营销经验。独资经营的缺点是:投入的资金最多,风险也最大; 东道国政府和公众可能不欢迎外来企业,不能得到当地合作者的帮助; 灵活性也最差。
6. 先动优势
【答案】先动优势是指企业选择适当的时机率先成功地进入某个市场时在某种程度上所形成的优势。企业主要先动优势包括经验曲线效应、网络外部性效应、购买者不确定性和品牌声誉效应、购买者的转换成本效应。
二、案例分析题
7. 顺美公司
[1].从顺美刚开始的波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顺美在分析内销和外销的利弊基础上决定以外销为主,这一决策有何依据? 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思维? 你认为这一决策是科学的还是仅仅凭胆大加运气?
【答案】[1].从案例可以看出,顺美在刚成立之初,虽然有先进的机器以及严格的培训,但是依旧避免不了潜在的忧患。相对于先进的硬件和资金以及企业规模,顺美的管理确实一片混乱。整个公司的管理权不明确,公司制度模糊导致头几年间,顺美“一事无成”。
顺美的波折体现了管理,尤其是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想要需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对于日后企业的发展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制度混乱的弊端。由顺美起初的混乱,也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的能力和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1)川页美作出这一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压力是前进的动力,川页美要发展成为能经受起任何挫折、经受任何考验的世界名牌,必须借助强大的外在压力。”
(2)这一战略主张“将顺美服装外销日本,让世界上最苛刻的买主挑剔,让日本差一点都小饶人的订单将顺美的产品档次压上去,把人的整体素质压上去,把企业管理水准压上去,把顺美的名声压上去。”
(3)这一决策是建立在对内销、外销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在刘玉凯要把顺美迅速变成国际名牌的目标之上,而不是凭胆大加运气。
①内销的利与弊
a. 利。在全国11亿人的大市场; 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合资企业产品受偏爱; 容易建立销售网络。 b. 弊。市场不规范,权钱交易干扰公平; 高档产品购买力低; 同行竞争激烈,争相压价; 贷款受限制。
②外销的利与弊
a 利。外商信誉高,国家有扶植政策; 比国内市场稳定期长; 汇率逐年提高。
b. 弊。采料、来样加工受制; 加工费偏低; 质量、交货期要求严格; 容易发生索赔。
③顺美的优势与劣势
a. 优势。设备先进、配套; 日本专家培训的员工技能较好; 劳动力价格不高; 己有小批量出口产品; 日本市场有潜力,日本服装界有朋友:在国内市场初露头角。
b 劣势。企业管理落后,产品质量问题多; 资金困难,人才奇缺; 在国内外市场上销量较低。正是基于以上分析,顺美作出外销的决策。因此,该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案例问题」
[1].找出中国手机行业的经济特性。
[2].分析中国手机行业的五种竞争力,分析它们各自的强弱。
[3].画出中国手机行业的战略群体图,找到企业的发展空间。
答:[1].中国手机行业的经济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规模
200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移动通讯大国。2000年需求量达到6300万部,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左右。可以预见市场规模在最近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竞争角逐的范围
中国。
(3)市场增长率
1998年前移动电话用户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0%, 1999年底移动用户数达到4324万户,年增长率73%。
(4)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手机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5)行业中公司的数量
目前国内手机生产企业有27家。
(6)客户
作为最终消费者,单个客户的购买数量很小,买方个体的价格决定能力很弱,消费者很难影响价格制定,
(7)纵向整合程度
目前全球手机生产厂商中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大巨头基本具备芯片开发设计能力,其余外资知名品牌大部分也能够进行芯片设计开发,国产手机厂商却基本不具芯片开发能力。国产手机所用的基带芯片一定要从国外进口,射频芯片有部分企业有一定研制能力。芯片供应商要生产手机很容易,手机制造商想做芯片却很难,即产业里存在前向联合的威胁,后向联合的威胁却较小,
(8)进入/退出难度
除了规模和资金要求,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要求,手机行业进入壁垒比较高。对于国内企业,为防止生产能力过剩和恶性竞争,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只批准了10家企业进入手机市场,希望保证手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尽管如此,还有电子类企业在向国家积极争取介入,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集团,不排除得到特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