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专业科目)题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题库

问题:

[多选] 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A . 破坏交通设施罪
B . 爆炸罪
C . 绑架罪
D . 杀人罪

摇纱女工董某在某纺织公司做工期间,因偷盗公司的色纱被开除。事后不久,公司总经理发现董某被开除后仍滞留公司并住在公司宿舍,于是训斥和驱赶董某,董某便怀恨在心,欲行报复。次日凌晨,董某拿了一盒火柴离开留宿的宿舍,走到四楼仓库的货梯边,乘四周无人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但董某怕被发现,点燃纱料后就跑了。由于纱料受了潮,燃烧慢,被守仓库的职工及时发现并扑灭。关于董某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有()。 构成放火罪。 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 属于犯罪未遂。 属于犯罪既遂。 下列关于放火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 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 下列关于爆炸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既可以出于故意,也可以出于过失。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有()。 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而后者是危害公共安全。 客观方面不同,前者行为人投放的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后者行为人投放的是真实的危险物质。 主体不同,前者年满16周岁才能构成犯罪,而后者14周岁即可构成犯罪。 既遂标准不同,前者属于结果犯,即必须造成一定后果才构成犯罪,而后者属于危险犯,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相关行为,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可构成犯罪既遂。 具有下列()情形的外国人,不准从我国离境。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经有关主管机关认定需要追究的。 因病需要在国内治疗且尚未痊愈的。 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