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内部复习题5
●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试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中报刊的发展情况。
【答案】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开展,是国共合作后在全国出现的新形势。这种形势给面向工人、农民、妇女群众的报刊,带来了新的生机,一大批各种报刊相继出现。
(1)工人报刊
①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沉寂,在1924年春开始复兴。新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如广州的《工人之路》等。一些被迫停刊的工人报刊,也陆续恢复出版。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全总的机关报。
②《中国工人})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作好战斗准备。它教育工人参加政治斗争,启发他们把争取目前利益的斗争同“国民革命”结合起来,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它揭发了工贼的破坏活动,引导工人加强团结,共同对敌。它还对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工农联用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
(2)农民报刊
①农民报刊的兴起,是大革命时期报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新闻史上,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1926年1月,在《中国农民》创刊的同时,广东省农民协会创办《犁头》旬刊(后改为周刊)。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鼓舞和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就在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初,涌现出一批报刊,如湖北的《湖北农民》、江西的《江西农民》、湖南的《农友》等。在农民运动活跃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许多县、区都有油印小报。②农民报刊的特点是通俗、活泼,从内容到标题都适应农民的需求,文字明白如话。
(3)妇女报刊
①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妇女报刊也逐渐增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创办《妇女声》半月刊(1921年12月创刊),它的宗旨是:“宣传被压迫妇女的解放,促醒女子加入劳动运动。"1923年4月,天津女星社主办的《女星》旬刊创刊,是天津《新民意报》的副刊之一。
②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出版了一批妇女报刊,如北京的《妇女声》和《妇女之友》(郭隆真主编),武汉的《赤女杂志》(用长江书店名义发行)。有些共青团的地方组织也出版以女青年为对象的报刊,如共青团长沙地委的《青年妇女》。
(4)学生报刊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