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信息学院)之计算机网络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综合题
1. 无线局域网都由哪几部分组成?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对网络的性能有何影响?接入点AP 是否就是无线局域网中的固定基础设施?
【答案】(1)无线局域网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 )、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组成,采用单元结构,将整个系统分成许多单元,每个单元称为一个基本服务集;
(2)“固定基础设施”是指预先建立起来的、能够覆盖一定地理范围的一批固定基站,直接影响无线局域网的性能;
(3)接入点AP 是星形拓扑的中心点,它不是固定基础设施。
2. 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答案】(1)CSMA/CD协议优点: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从对信道的利用来讲,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而TDM 则是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该用户时隙就浪费了。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大,如果使用TDM 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 方式;
(2)CSMA/CD协议缺点: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多个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降低信道利用率,而TDM 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当网络上负载较轻时,CSMA/CD协议很灵活。但网络负载很重时,TDM 效率就很高。
3.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答案】(1)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每个接口与一个网段相连,网桥从接口接收网段上传送的各种帧,并根据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和过滤。每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暂存在其缓冲中,若此帧未出现差错,且欲发往的目的站MAC 地址属于另一网段,则通过查找转发表,将收到的帧送往对应的接口转发出去。若该帧出现差错,则丢弃此帧。网桥是通过内部的接口管理软件和网桥协议实体来完成上述操作的。网桥可以过滤通信量,増大吞吐量,扩大物理范围,提高可靠性,可互联不同物理层、不同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但同时也增加了时延,对用户太多和通信量太大的以太网不适合。
(2)网桥与转发器的异同:
①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而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②网桥不像转发器转发所有的帧,而是只转发未出现差错,且目的站属于另一网段的帧或广播帧;
③转发器转发帧时不用检测传输媒体,而网桥在转发帧前必须执行CSMA/CD算法;
④网桥和转发器都有扩展局域网的作用,但网桥还能提高局域网的效率并连接不同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局域网的作用。
(3)网桥与以太网交换机的异同,主要体现在:
①以太网交换机和网桥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②以太网交换机通常有十几个端口,而网桥一般只有2〜4个端口,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连到交换机上的每台计算机就像连到网桥的一个局域网段上;
③网桥的端口一般连接到局域网,而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
④交换机允许多对计算机间能同时通信,而网桥允许每个网段上的计算机同时通信;
⑤网桥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转发,而以太网交换机还可采用直通方式转发;
⑥以太网交换机采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转发速度比网桥快。
4. 已知第一次测得TCP 的往返时间RTT 是30ms 。接着收到了三个确认报文段,用它们测量出的往返时间样本RTT 分别是:26ms , 32ms 和24ms 。设
时间值讨论所得出的结果。
旧的
因此,新的估计往返时延值分别是
若a 选取很接近于0, 表示新的值与旧的 所以有
【答案】已知试计算每一次的新的加权平均往返相比变化不大,RTT 值更新较慢;若a 选取接近1,则表示新的受新的RTT 样本影响较大,RTT 更新较快。
5.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案】协议栈:在网络中,为了完成通信,必须使用多层次的多种协议。这些协议按照层次顺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协议栈,也称为协议族;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OSI 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SAP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客户和服务器: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为服务请求方,服务器为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首先发起连接建立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请求,并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6. 试述电子邮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件,用户代理UA 的作用是什么?没有UA 行不行?
【答案】(1)电子邮件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三个: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以及邮件发送协议和邮件读取协议。
(2)用户代理UA 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在多数情况下,是指在用户PC 机中运行的程序。用户代理向用户提供一个很友好的接口来发送和接收邮件。
用户代理的功能主要包括:①撰写,给用户提供方便地编辑信件的环境;②显示,能方便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信;③处理,包括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④通信,发信人在撰写完邮件后,要利用邮件发送协议发送到用户所使用的邮件服务器。
(3)没有用户代理是不行的。因为并非所有的计算机都能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有些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存储器来运行允许程序在后台运行的操作系统,或是可能没有足够的CPU 能力来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更重要的是,邮件服务器程序必须不间断地运行,每天不间断地连接在因特网上,否则可能使很多外面发来的邮件丢失。因此,让用户的PC 机运行邮件服务器程序是不现实的。让来信暂时存储在ISP 邮件服务器中,当用户方便时就从邮件服务器的用户信箱中读取来信,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7.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目前,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3种: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1)双协议栈(Dualstack )是指在完全过渡到IPV6之前,使一部分主机(或路由器)装有两个协议栈,一个IPV4和一个IPV6。因此双协议栈主机(或路由器)既能够和IPV6的系统通信,又能够和IPV4的系统进行通信。双协议栈的主机(或路由器)记为IPV6/IPV4, 表明它具有两种IP 地址:一个IPV6地址和一个IPV4地址。双协议栈主机在和IPV6主机通信时是采用IPV6地址,而和IPV4主机通信时就采用IPV4地址。
(2)隧道技术的要点就是在IPV6数据报要进入IPV4网络时,将IPV6数据报封装成为IPV4数据报(整个的IPV6数据报变成了IPV4数据报的数据部分)。然后,IPV6数据报就在IPV4网络的隧道中传输。当IPV4数据报离开IPV4网络中的隧道时再把数据部分(即原来的IPV6数据报)交给主机的IPV6协议栈。
(3)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NA T-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通过与SIIT 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 T )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 )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8. 试述实现报文鉴别和实体鉴别的方法。
【答案】(1)报文鉴别
报文摘要MD 是进行报文鉴别的简单方法。如图1所示,A 把较长的报文X 经过报文摘要算法运算后得出很短的报文摘要H 。然后用自己的私钥对H 进行D 运算,即进行数字签名。得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