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折叠。

【答案】折叠是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折叠结构的肽链几乎是完全伸展的,邻近两链以相同或相反方向平行排列成片状结构。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为0.35nm 。折叠结构的氢键是由邻近两条肽链中一条的CO 基团与另一条的NH 基之间所形成。

2. 结合蛋白质。

【答案】结合蛋白质是指除含有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糖、脂肪、核酸、磷酸及色素等),保证蛋白质的正常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例如: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金属蛋白、黄素酶、磷蛋白等。

3. 磷酸甘油酸激酶。

【答案】磷酸甘油酸激酶是指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酶,所谓“激酶”是按照该反应的逆方向命名。该反应释放高能磷酸键能,

推动一次产能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 TP )。

4. 级联放大作用。

【答案】级联放大作用是指在激素作用过程中,信号被逐级放大,最终使生物学效应大大增强的作用。

5. 单纯脱羧和氧化脱羧。

【答案】

生物氧化过程中生成的

并不是代谢物上的碳原子与吸入的氧直接化合的结果,

而是有机酸脱羧作用生成的。根据脱羧反应的同时是否伴有氧化反应,分为单纯脱羧和氧化脱羧。

6.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氧化磷酸化的一类抑制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

能増大线粒体内膜对梯度,

因而无酚

的通透性,消除

浓度

生成,同时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例如,2,4-二硝基苯

合成,是酵解中第

7. 细胞水平调控。

【答案】细胞水平调控又称酶水平的调控或分子水平的调控,是一种最原始、最基础的调控机制,它主要是通过细胞内的酶来实现的。单细胞生物能通过细胞内代谢物及其他调节物质浓度的改变来影响各代谢途径中某些酶的 活性或酶的含量,以维持细胞的代谢及生长、繁殖等活动的正常进行;高等生物细胞中除了这些方式外,还可通 过酶和代谢物的区域化分布等方式对代谢进行调控,使代谢途径既不相互干扰又能相互配合地进行。

8. 变旋。

【答案】变旋是指吡喃糖、

呋喃糖或糖苷伴随它们的

和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光度变化。

二、问答题

9.

真核细胞

【答案】

帽子和

有何生物功能?

端多聚腺苷酸起

端帽子在翻译过程中起识别作用以及对mRNA 起稳定作用

到缓冲作用,防止核酸外切酶对mRNA 信息序列的降解作用。

10.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作用力。

【答案】如表所示

11.试述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

【答案】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磷脂组分在膜的两侧分布是不对称的。(2)膜上的糖基(糖蛋白或糖脂)在膜上的分布不对称,在哺乳动物中脂膜都位于膜的外表面。(3)膜蛋白在膜上有明确的拓扑学排列。(4)酶分布的具有不对称性。(5)受体分布具有不对称性。膜两侧不对称性保证了膜的方向性功能。

12.DNA 与RNA 的一级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1)①DNA 的一级结构中组成成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由几千至几千万个;而RNA 的组成成分是核糖核苷酸,核苷酸残基的数目仅有几十到几千个。②另外在DNA 分子中A=T, G=C; 而在RNA

分子中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的。

13.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 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

【答案】(1)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概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①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具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②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③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2)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14

.螺旋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肽链内部的氢键,而且还与氨基酸侧链的性质有关。室温下,在

溶液中下列多聚氨基酸哪些能形成螺旋?哪些能形成其他有规则的结构?哪些能形成无规则的结构?并说明其理由。

(1

)多聚亮氨酸(2

)多聚异亮氨酸(3

)多聚精氨酸(4

)多聚精氨酸(5

)多聚谷氨酸(6

)多聚苏氨酸(7

)多聚羟脯氨酸

(2)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单核苷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残基之间都是由

【答案】(1)多聚亮氨酸的R 基团不带电荷,

适合于形成螺旋。 (2

)异亮氨酸的碳位上有分支,所以形成无规则结构。 (3

)在

时,所有精氨酸的R 基团都带正电荷,正电荷彼此相斥,使氢键不能形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