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医科大学麻醉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答案】肉毒碱穿梭系统是指长链脂酰CoA 通过与极性肉碱结合成脂酸一肉碱的形式从胞质中转运到线粒体内的循环穿梭系统,从而使活化的脂酸在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
2. 膜内在蛋白。
【答案】膜内在蛋白是指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3. 透析(dialysis )。
【答案】透析是指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 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答案】
从密码。
5. 变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在行使其生物功能时空间结构往往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变构现象,又称别构现象或变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表现其输氧功能时就是一个例子。
6. 基因。
【答案】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为DNA (对于RNA 病毒则是RNA ),主要包括编码序列、间隔序列和调控序列。
7. 核酸分子杂交。
【答案】核酸分子杂交存在互补序列的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以碱基配对方式结合形成DNA ~DNA 或DNA-RNA 杂交分子的过程。
8.
逆转录
【答案】
逆转录
毒的复制形式,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第 2 页,共 28 页
至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的一段mRNA 序列,
为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开放读框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遗传
又称反转录,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过程,是病
二、问答题
9.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含有启动子、结构基因区、调控区和终止区。
不同点:(1)真核细胞的基因属单顺反子,原核细胞的基因属多顺反子;往往多个相关结构基因构成一个操纵子。
(2)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中含有插入序列(内含子),属断裂基因;原核细胞结构中无插入序列。
(3)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调控区都很小,大多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区大得多,往往远离启动子。
(4)真核细胞基因受顺式作用元件如增强子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多重调控;原核细胞基因受操纵子调节基因的调控。
(5)原核细胞基因还存在基因重叠现象。
10.试分析为什么厌氧微生物会含有某些柠檬酸循环途径中的酶但却没有完整的柠檬酸循环?
【答案】因为该循环的某些中间代谢物,
如柠檬酸和琥珀酰
等是其他生物分子的合成前
体,即便是厌氧微生物也必须具备合成这些中间代谢物的能力,而完整的柠檬酸循环则会产生最
终需要被再氧化的还原性辅酶。
11.乙酰CoA 的合成位于线粒体基质中,而脂肪酸的合成位于细胞质中。请描述将乙酰CoA 转运到细胞质的穿梭系统。
【答案】线粒体中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在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结合形成柠檬酸,然后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送过膜,再由细胞质中的A TP 柠檬酸裂合酶裂解成草酰乙酸和乙酰CoA 。进入胞液的乙酰CoA 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苹果酸,苹果酸在苹果酸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羧化成草酰乙酸,从而形成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12.简要说明
【答案】
引物具有提供
在复制开始时,需要一段的合成必需
的作用。
引物的生物学意义。
上才能够合成延伸
,
聚合酶III 催化,将第一个脱氧核苷
也就是说核苷酸必须要连接在引物形成后,由
链的延伸阶段。
酸按碱基互补原则加在
引物
端而进入 13.半保留复制是如何用实验证明的?
【答案】
利用氮的同位素
标记大肠杆菌
分子标记上
基中进行生长,连续培养12代,
使
中培养,经过一代后,
所有
先让大肠杆菌在以
比普通
和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密度大,用氯化
氮源)
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将形成不同的区带。若把
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普通培养基(含
分子密度都介于
第 3 页,共 28 页
之间,即形成了杂交分子。
两代以后
,
和等量出现,若继续培养,
将看到
分子增多。当把杂合分子
加热时,它们分开成为14N 和15N
链。这就充分证明了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14.如何通过实验证实在复制叉区域存在许多小片段(Okazaki 片段)?
【答案】用带标记的脱氧三磷酸核苷酸作为合成DNA 的原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入碱溶液使合成停止,检查 发现标记出现在小片段DNA 上,追踪标记发现带标记的DNA 分子质量相同而且在细胞DNA 中占较多的比例。
15.—个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时,它的长度可达到16.4nm?
【答案】双链DNA 的质量/长度大约是2X1〇6(Da/nm),当某DNA
的长度为相对分子质量
=
即,当一个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长度司达到
16.试述非离子型去垢剂增溶膜蛋白的机制。
【答案】非离子型去垢剂为两亲性分子,当它们与膜蛋白作用时,可以用非极性端与膜蛋白的疏水区作用,取代膜脂,极性端指向水中,使蛋白质成为水溶性,从而与膜分离。
时,其时,它的
三、论述题
17.用Sanger 终止法测定以下寡核苷酸链的序列:列
并简述Sanger 终止法测序原理。
图1
【答案】(1)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测序反应产物所得的DNA 条带示意图如图2。
(测序引
),
在图1中画出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测序反应产物所得的条带示意电泳图,写出从胶上读出的序
图2
在上图中请注意:①电极方向,DNA 片段带负电荷,向正极迁移;②DNA 片段从小到大,迁移率由小到大,在胶带上从下到上依次排布;③末端终止法测序,ddNTP (N 代表A 、G 、C 和T )随机掺入合成中的DNA 链,变性处理后得到一套依次差别1个核苷酸的寡核苷酸,胶带上的DNA 迁移率都不一样,从大到小依次相差1个核苷酸。
第 4 页,共 2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