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812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数字线划地图
【答案】数字线划地图是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要素间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
2. 网格GIS
【答案】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3. 网络分析
【答案】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即对地理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
4. 计算机图形学
【答案】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5. 场模型
【答案】场模型也称域模型,是把地理现象作为连续变量或体来看待,如大气污染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地形地貌等。
6. XML
【答案】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
7. 地理信息
【答案】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8. Web 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
【答案】Web 地理信息系统是Web 技术和GIS 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 技术来扩展和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从WWW 的任一个节点,Internet 用户可以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9. 计算机网络
【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统称,从广义上讲,利用磁盘在两台微机之间拷贝数据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它的更加具体的定义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通过数据通讯线路将多台计算机互联而组成的系统”,共享的资源包括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或者数据。
10.狄洛尼三角网
【答案】在泰森多边形的构建中,首先要将离散点构成三角网,这种三角网称为Delaunay 三角网。或定义为:有公共边的V oronoi 多边形(简称V-多边形)称为相邻的V-多边形。连接所有相邻的V-多边形的生长中心所形成的三角网称为Delaunay 三角网。
二、简答题
11.属性数据的编码是必须的吗?
【答案】(1)属性数据的概念
属性数据即空间实体的特征数据,一般包括名称、等级、数量、代码等多种形式,属性数据的内容有时直接记录在栅格或矢量数据文件中,有时则单独输入数据库存储为属性文件,通过关键码与图形数据相联系。
(2)属性数据的编码
对于要输入属性库的属性数据,通过键盘则可直接键入。
对于要直接记录到栅格或矢量数据文件中的属性数据,则必须先对其进行编码,将各种属性数据变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或字符形式,便于GIS 存储管理。
12.数据和信息的定义,两者的特点及关系。
【答案】(1)定义
①数据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也可以是数据。
②信息
信息是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是事物或物质特性的表征。
(2)特点
①数据的特点
a. 与信息不可分离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
b. 形式多样性
数据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可以由一种数据形式转换为其他数据形式,但其中包含的信息的内容不会改变。
c. 载体功能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②信息的特点
a. 客观性
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紧密相关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
b. 实用性
信息对决策是十分重要的,信息系统将地理空间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管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和分析变为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
c. 传输性
信息可以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有用信息送至终端设备和以一定的形式或格式提供给有关用户,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流转和交换。
d. 共享性
信息与实物不同,信息可以传输给多个用户,为多个用户所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
(3)两者间关系
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作解释才能得到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人们从数据中获得信息的速度、数量、质量与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手段有关。
13.举例说明多边形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过程。
【答案】多边形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过程:
(1)链的组织
首先找出在链的中间相交的情况,将其自动切成新链;然后把链按一定顺序存储,并把链按顺序编号。
(2)结点匹配
首先把一定限差内的链的端点作为一个结点,其坐标值取多个端点的平均值。然后再对结点顺序编号。
(3)检查多边形是否闭合
通过判断一条链的端点是否有与之匹配的端点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