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文艺学831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阿维斯塔》

【答案】《阿维斯塔》是伊朗最古老的文献。这部传世之作的成书年代虽难以断定,但起码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世纪前。波斯古经《阿维斯塔》充分地反映了他们令人尊敬的祖先英勇、果敢、纯洁、真诚、宽容和乐观的美德,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明智看法,并且表现出他们为世界繁荣和人类生活的幸福而奋斗不息的热情。

2. 《阿卡奈人》

【答案】《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剧中滑稽和丑陋的事件,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 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3. 迷惘的一代

【答案】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语出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的评价。后来成为以海明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由一些美国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后来影响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为代表。这些作家大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的年轻人,在战争期问饱受身心创伤,在战争结束后失去了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找不到出路,在孤独、迷惘、仿徨中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进行消极反抗。“迷惘的一代”的创作,真实地反映了战后年轻人迷惘苦闷的精神状况。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迷惘的一代”在创作形式上勇于创新,语言具有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深远。

4.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是其在《诗学》中第一次对古希腊悲剧进行了界定,并为悲剧在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悲剧作为科学认识对象,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

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如俄底浦斯; 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如美狄亚。

二、简答题

5.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现代性表现在哪里?

【答案】契诃夫是19世纪末叶崛起的最为重要的俄国小说家和剧作家,以《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为代表作的契诃夫戏剧是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契诃夫戏剧创作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

(1)在艺术上体现代主义精神

他把诗的抒情性小说的叙述性都编织进戏剧的机体里,对19世纪末露头的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作了去粗取精的借鉴。也就是说他把那个时代的艺术现代主义精神吸收到自己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机体里,不仅对俄罗斯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在戏剧创作方面表现出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流露出20世纪现代主义意识。契诃夫一生做着戏剧散文化的努力。他追求的戏剧行动像生活一样简单,也像生活一样复杂,日常环境变得异常重要。他的戏剧从《海鸥》开始都有浓厚的象征性。到《樱桃园》他的象征手法运用得更加含蓄与广泛,其中还有更为含蓄与情绪化的艺术象征。

(2)摒弃了对于戏剧人物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判断

他的戏剧很难用传统的正面人物或者反面人物的尺度来区分。引导出意义更重大的创新特征——在戏剧冲突的构建上,以“人与环境的冲突”取代传统的“人与人的冲突”的戏剧冲突模式,不仅表达了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批判,而且还表现了因与环境冲突而造成的精神痛苦,具有普遍性意义,使得其戏剧超越了具体时空的束缚,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在契诃夫的戏剧中,不是这个剧中人物势不两立,而是所有这一群剧中人物都被环境和生活所压迫。

(3)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准确把握

在内容与主旨上真正的戏剧动作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内部,在人的心灵中,在生活常态的潜流里。契诃夫超越了自己的时代,他是现代的,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人们的迷茫与困惑、人类寻求自我的本能,以及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出路问题的探索。对人的把握上已经进入现代戏剧的核心。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尽可能地反映人类平凡的日常生活,并特别注意用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挖掘人们日常行为中所隐藏的心理动机,以客观挖掘人类生存的真实状沉。他对现代人探寻自我存在的价值,寻找生活的出路的精神状态的把握准确客观,不愧是现代戏剧的伟大先驱。

6. 《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的艺术特点?

【答案】《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突出的反传统戏剧的特点,对世界当代文学产生广泛影响。《等待戈多》的荒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戏剧冲突与完整的戏剧情节

《等待戈多》一反传统戏剧的表现方法,抛弃了情节结构的连贯性、逻辑性,而采用重复再现法,让开端、结尾、场景和生活片段等重复出现,来强调生活的单调乏味、荒诞无聊。

戈多总是等不来,天天如此,可是剧中人仍然等待,他们的等待不免显得荒诞。第一天树木光秃秃的,第二天却长出四五片叶子; 第一天爱斯特拉贡的鞋子不合脚,感到疼痛,第二天随便找到的鞋却非常合脚; 波卓第二天变成了瞎子,而幸运儿变成了聋子,剧本没有作任何说明; 人物无缘无故摔跤,爬不起来; 口中说要离开,却原地不动,等等。这些细节表明世间事物的变化是没有缘由的,不可预测的,因而是荒诞的。人物无法主宰自己的行动,只是像木偶一样动作。这一切都具有荒诞的特点。描写荒诞并不自贝克特始,但他笔下的荒诞表现得极为彻底。

(2)人物没有个性,性格破碎

《等待戈多》剧中人物像木偶一样,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性格,更谈不上个性,角色甚至可以对换,被抽象化为现代西方人的代表。他们的名字具有随意性,剧本里他们叫爱斯特拉贡和弗拉迪狄米尔,舞台上他们互相叫戈戈和狄狄,一个想自称卡图尔,另一个想自称阿尔贝。另外,人人倒在舞台上,身体的不同在这“堆肉”中消失了。爱斯特拉贡、弗拉狄米尔、波卓和幸运儿只是同一种存在的变异,他们并无重大的不同。

(3)语言荒诞离奇

贝克特认为艺术创作要“集中”,这种集中尤其表现在语言上。《等待戈多》的语言没有逻辑性,变得支离破碎,甚至语无伦次、自相矛盾,既反映不了人物的个性,也无法在彼此之间进行沟通。如一开场戈戈、狄狄各自喃喃述说自己痛苦,牛头不对马嘴,唠叨重复,文不对题。被主人唤作“猪”的幸运儿,突然激愤地讲演起来,不带标点的连篇累犊、毫无意义的废话,使人不知所云。表明在这个非理性化、非人化的世界里,人既然失去了本质力量,他就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思想人格,语言当然也该如此。有时人物语言也偶显哲理,流露出人物对荒谬世界与痛苦人生的真实感受。

7.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手法如何表现?

【答案】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

(1)叙述焦点由外部彻底转向内部

和传统小说不同,意识流小说的叙述焦点已由外部彻底转向了内部,即人物的意识,但是人物的意识流绝不是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一方面,人物过去的全部经历,他们彼时彼地的许多感受都零乱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在“此时”的意识流中,细心的研究者甚至不难把它们从中

“清理”出来; 另一方面,引发出那如缕不绝的意识之流的不是别的,而恰恰是眼前的外部世界。

(2)真实地表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来状况

意识流和传统小说中条理化、逻辑化、井然有序的内心历程显然有别,小说所追踪的是人物意识活动的原始状态,他们的意识流动飘忽不定,不受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制约; 这种表面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