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需求,也是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行,对中小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之一。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因此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训练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本研究以《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为研究工具,以陕西省三所学校1870名2-8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年级因素对于创造性人格的各个维度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性别因素对于创造性人格的好奇心和挑战性会产生显著影响,对其他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于想象力的影响显著,对其他维度的影响不显著。2.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级特征:就小学阶段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创造性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到高年级之后学生的创造性会发生明显的下降;就中学阶段来说,学生在刚进入初中阶段时创造性会产生大幅度提高,升入初二的时候则会快速下降。3.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中小学阶段的男生在好奇心和挑战性上显著低于女生;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创造性人格的下降幅度显著强于女生;初二男生创造性人格的下降幅度则显著弱于女生。 针对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教育国情,本研究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完善教育目标;第二,树立以培养“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第三,以创新"课程"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第四,提高教师的素养,培养创造型教师;第五,减轻课业负担,留足创造时间,创建有利于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