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西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度教徒报》

【答案】《印度教徒报》于1878年由六位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具有反殖民主义传统。二战期间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现为卡斯图里父子有限公司所有,总部设在马德拉斯市,在马德拉斯市等城市出版。支持国大党,在南部印度较有影响。读者多为有知识的年轻人,且有较高文化。该报系出有4种出版物。

2. 新闻与宣传

【答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新闻与宣传又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和宣传两种传播行为是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的,新闻和宣传存在以下共同点与联系: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 新闻与宣传同属于大众传播; 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

3. 加勒比通讯社

【答案】加勒比通讯社于1975年由加勒比共同体创办。其创办目的是促进共同体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帮助那些迄今尚无有效新闻事业的共同体成员。该社创办后逐步接管了路透社巴巴多斯分社。1976年,演变成一个独立的区域性通讯社,其总部设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

4. 第四媒体

【答案】第四媒体是指因特网,即将它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大众传播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形式。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具备海量信息、传播迅速、信息检索、超越时空限制、交互性及小众性等优势。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正式承认为“第四媒体,’o

二、简答题

5. 简述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

【答案】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其具体表现在:(1)西方

四大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上80%的国际新闻的传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向世界发布的新闻中,很少报道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报道焦点是政变、灾祸、动乱、饥荒、犯罪和暴力等阴暗面。

(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拥有国内通讯社,他们在国内有记者网,其中有一些通讯社各自或联合在国外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记者,以采集或发布新闻。有的则向世界性通讯社预订,或签订交换协定,接收国外新闻和提供国内新闻。

(3)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没有力量各自建立起强大的通讯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一项计划,支持它们建立区域性通讯社。现己有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泛非通讯社、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讯社、加勒比通讯社、拉美特稿社等。

6. 简述日本二大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答案】日本三大报纸是指《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和《读卖新闻》。

(1)《朝日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朝日新闻》创刊于1879年1月25日,由木村滕发起创办,村山龙平任社长。该报起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奉行“企业本位”和“报道第一主义’,,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1881年就有记者常驻釜山,1884年就有记者常驻上海)。该报由村山龙平和上野理一接手合资经办以后,由于经营得当,顺应世情,发展一直比较顺利(80年代以后,发行量跃居全国首位),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朝日新闻》的办报方针是:本着小偏袒任何政党的立场,实行言论自由,为建成民主国家和确立世界和平而作出贡献,公正迅速地报道真实情况,本着进步的精神进行评论,以期达到公正。

该报办有《周刊朝日》、《朝杂志》、《科学朝日》等杂志以及其他文化事业。

(2)《每日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每日新闻》的前身是1876年创办的《大阪日报》。1888年改名为《大阪每日新闻》后,标榜不党不私,并自称为“大阪实业团体之工具’,,业务小断拓展。1906年在东京创办《每日电报》,1911年买下《东京日日新闻》,并将《每日电报》并入其间,形成跨两地经营的报系。

《每口新闻》的办报方针是:独立于一切权力之外,通过不偏左也不偏右的社论和报道,自由地为建立民主社会作出贡献,通过为国际所关注的社论和报道,为建立和平的社会作出贡献。

该报办有《经济学人》、《星期日每日》等刊物以及其他文化事业。

(3)《读卖新闻》的历史与现状

《读卖新闻》创刊于1874年11月2日,创办人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各报发行份数之首。该报起初与政党没有关系,后来随着民权运动的勃兴,也逐渐带有了政治色彩,成为改进党系统的报纸。不过与改进党的其他机关报(如《邮便报知新闻》等“大报”)相比,《读卖新闻》受政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尽管如此,随着政党活动的终止,该报的发行量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1886年起,《读卖新闻》开始刷新版面,大量刊登文学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