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所有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而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从19世纪80年代起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西方对于管理层收购的研究认为MBO改善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了企业价值,进行了财富创。由于中西方制度设计和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国内对于管理层收购的研究结论却多为负面,认为MBO的过程中多存在国有资产流失,MBO也并没有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反而形成了更强的“内部人”控制,对企业存在严重的“掏空”行为。过去国内对于MBO的研究的多是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案例,对于股权全流通时代进行的MBO案例则少有深入的研究,而股权分置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权性质和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必然会引起MBO后管理层即大股东逐利行为的变化。
本文以羚锐制药的MBO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投资者和经营层面的视角,多个维度剖析公司的MBO过程,以及MBO后公司的资本运作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公司的财务绩效和股价市场表现来分析MBO的经济后果,以此确认MBO给公司带来的正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证实了MBO在全流通时代下的激励效应,提出MBO可以成功的解决代理问题的可行条件,为股东,投资者和监管层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