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制度化

【答案】政治制度化,就是政治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组织程序不断取得社会认可,并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任何政治系统都试图将系统内的成员的政治能力纳入到一个经常的、可预测的制度化渠道。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制度化政治参与通道的政治系统,必然难以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2.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1)政治心理的特征:

①社会性。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的政治心理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色彩。团体政治心理是它的突出表现。

②阶级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心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时代性。政治心理对时代精神有着强烈的反馈作用,能对时代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区域性。位于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人民各有其独特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此外政治心理还有波动性、顽强性、潜在性等特征。

(2)政治心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可表现为:

①它是政治变革的动因之一;

②它是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分化的重要原因;

③它是制定政纲政策的基本根据之一;

④它是产生政治行为的前提条件。

3.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4. 两党制和多党制

【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2)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

5.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

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二、简答题

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代表者和先锋队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是限于经济领域中的自发斗争,因此工人阶级的组织只是一些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人阶级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其斗争由自发转向自觉阶段,组建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任务由此提上了日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共产主义者同盟a1869年8月,德国无产阶级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下党。1903年,列宁对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改造,创立了新型的革命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除此之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还组建过国际

性政党,如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

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在于: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产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是生产社会化要求的人格承担者,所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合乎逻辑地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特性。所以,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在运动中不是谋取某个集团或派别的利益,而是谋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因而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这种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概括,因此,无产阶级政党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从而在思想理论上确保自己走在工人运动的前列,确保自己正确地领导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和建设社会文化。

(4)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集中着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他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大公无私献身于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

(5)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以高度严密的组织作为自己的重要武器,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一般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以严明的党纪党规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把全党组成先进的战斗部队,以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保障其从事政治斗争和实现无产阶级利益的有效性。

7.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哪些?

【答案】(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①家庭

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其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就是家庭。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②学校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结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确立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学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