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2心理学综合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
A. 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 机械的发现学习
D. 机械的接受学习
【答案】B
2.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 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 师生互动策略
C. 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 合作学习策略
【答案】A
3. 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
B. 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
C. 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D. 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答案】C
4. 人出生时就有( )。
A. 情绪
B. 情感
C. 成就感
D. 美感
【答案】A
5.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险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 )。
A. 马太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光环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C
6. 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布鲁纳的研究,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 )。
A. 保守性聚焦
B. 胃险性聚焦
C. 同时性扫描
D. 继时性扫描
【答案】D
【解析】在概念形成的选择性策略中,存在保守性聚焦策略、冒险性聚焦策略、同时性扫描策略和继时性扫描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冒险性聚焦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的假设,然后同时改变聚焦点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检验这个假设。同时性扫描策略是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继时性扫描策略是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
7.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B. 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
C. 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
D. 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
【答案】A
8. 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
C. 结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答案】C
9. 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这种迁移现象是( )。
A. 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 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C. 程序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D. 程序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答案】B
10.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
A. 性格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气质特征
D. 认知特征
【答案】A
【解析】个体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是指个人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属于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特征。
11.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迟缓型
【答案】C
【解析】安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其中,反抗型依恋婴儿的表现是: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所以,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12.根据个体是内向还是外向占优势提出的人格理论是( )。
A. 荣格的类型论
B. 卡特尔的特质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