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820经济法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管理权

【答案】市场管理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管理国民经济职能时,对某些经济关系、主体资格及经济行为行使命令、批准、确认、许可、禁止和撤销的权力。权力主要有:命令和禁止权,表现为国家机构对有关经济法主体必须作出一定经济行为或不得作出某些经济行为的权力; 批准确认与撤销权。家机构依法同意或取缔某个经济法主体的资格或经济行为的存在或消灭的权力; 人事上的任免权,国家机构依法对有关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国营大中型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命与兔除等。

2. 税收

【答案】税收,又称租税、赋税、捐税等,简称税,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活动或称手段。税收具有国家主体性、公共目的性、政权依托性、单方强制性、无偿征收性和标准确定性的特点。

3. 商品房预售

【答案】商品房预售,也称商品房预售,楼花买卖,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约定,由购房者交付定金或预付款,而在未来一定口期拥有现房的房产交易行为。其实质是房屋期货买卖,买卖的只是房屋的一张期货合约。它与成品房的买卖己成为我国商品房市场中的两种主要的房屋销售形式。即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者房屋价款的行为。预售登记许可制度是目前我国商品房预售管理的主要手段。

4. 商品期货交易

【答案】商品期货交易,指以实物商品为交易标的物的期货交易。这种期货合约已是商品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契约,通常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实物所有权的转移。只是转嫁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买卖标准数量的商品合约的交易。商品期货的种类主要包括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几大类。

5. 募集设立

【答案】募集设立亦称渐次设立、复杂设立,是指发起人不能认足公司的资本总额,其余部分向外公开募足而设立公司。在各类公司中。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在设立阶段可对外募集股份,需要指出的是,募集设立行为仅发生在公司设立阶段,公司成立后虽仍可对外发行股份,但已不属设立行为。

二、简述题

6. 电信经营者的义务有哪些?

【答案】电信经营者的义务:

(1)明确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2)限期开通、平等服务、普遍服务的义务

(3)故障限期告知和限期排除的义务

电信用户申告电信服务障碍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自接到申告之日起,城镇48小时、农村72小时内修复或者调通; 不能按期修复或者调通的,应当及时通知电信用户,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月租费用。但是,属于电信终端设备的原因造成电信服务障碍的除外。

(4)免费提供话费查询、妥善解决纠纷的义务

(5)公益电信服务免费提供的义务

经营本地电话业务和移动电话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免费向用户提供火警、匪警、医疗急救、交通事故报警等公益性电信服务,并保障通信线路畅通。

(6)保障用户公平、自由交易权的义务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

②限定电信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信终端设备或者拒绝电信用户使用自备的已经取得入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

③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改变或者变相改变资费标准,擅自增加或者变相增加收费项目;

④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

⑤对电信用户不履行公开作出的承诺或者作容易引起误解的虚假宣传;

⑥以不正当手段刁难电信用户或者对投诉的电信用户打击报复。

上述第①②③④项所列行为属于垄断行为中的强制交易、独家交易、搭售、拒绝交易,第⑤项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欺骗性交易行为。

7. 简述违反专业服务中介组织监管制度的责任。

【答案】(1)违反专业服务中介组织监管制度的主要形式包括:①违反专业服务组织许可制度; ②违反专业服务组织内控监管制度; ③违反专业服务组织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

(2)主要处罚形式包括:①警告; ②罚款; ③没收违法所得; ④全部或者部分业务停业整顿; ⑤吊销许可; ⑥取消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仟。

8. 简述审计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作用。

【答案】(1)审计法概念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2)审计立法:

①表现于宪法之中; ②专门的审计法律、法规。

(3)审计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①审计法,是指调整审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审计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

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开支,以及其他依照该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都应当接受审计监督,

(4)审计法的作用

①经济方面。通过审计,查出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同时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直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同时,着眼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政治方面。从政治方面说,通过财务审计并且处理违法案件,对于打击违法犯罪、教育干部群众、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作风、促进廉政建设,具有直接作用。

(5)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①经济责任审计进入全面推进、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②加大审计的力度和透明度。

9. 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答案】

10.简述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原则。

【答案】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法律解释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一致原则。

平衡协调原则是经济法的中层原则,其原因在于:

(1)民商法规范的天然缺陷需要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原则。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民商法的规范来保障主体的意思自治,国家不得随便干预和介入,因为民商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只能通过调整私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对于那些有关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运行的经济关系,民商法规范根本无力顾及,而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会通过立法和国家经济行为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即这里所谓的平衡协调,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原则超越了民商法的个人本位,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通过国家的促导和纠正等行为调节社会经济,实现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均衡,促进经济的合理运行和有序发展。

(2)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和基础原则的落实要求将平衡协调作为经济法的中层原则。

经济法的发展公平价值和整体经济效益价值实现的基本要求是对整个社会主体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进行合理配置,这在经济法基本原则上直接反映为经济权责一致这一经济法的静态原则、基础原则,它只为经济法价值取向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基础、一种可能,却缺乏一种具体的操作层次的原则。而平衡协调原则的补足,是对基础原, }}J的重大发展,是经济法的发展公平价值和整个经济效益价值得以落实的重要依托。发展公平中的产业公平、地区公平、资源公平和竞争公平无一不需要国家依平衡协调原则对其促成和维持,发展公平本身即是平衡协调的直接结果。同理,要使个体经济效益有效整合为整体经济效益,在兼顾个体时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仅有经济权责一致原则显然也是不够的。平衡协调原则当必不可少。相对于经济权责一致原则,平衡协调原则体现出了一定的动态性和较高层次性即所谓中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