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试比较先进先出(FIFO )排队、公平排队(FQ )和加权公平排队(WFQ )的优缺点。

【答案】(1)先进先出(FIFO )排队的优点:实施简单。缺点:不能区分时间敏感分组和一般数据分组,并且对排在长分组后面的短分组也不公平;

(2)公平排队(FQ )的优点:在高优先级队列中总是有分组时,克服优先排队的局限,避免了低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长期得不到服务的现象出现。缺点:长分组得到的服务时间长,而短分组得到的服务时间短,并且没有区分分组的优先级。

(3)加权公平排队(WFQ )的优点:通过为每个队列分配一个与所需带宽百分比相对应的权重,使高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服务。缺点:实施起来很复杂。

2. 试比较网络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可扩缩性:

(1)仅使用第三层转发:每一个路由器查找最长前缀匹配以确定下一跳;

(2)第三层转发和第二层MPLS 转发;

(3)仅有第二层MPLS 转发。

【答案】(1)在进行分组转发时每到达一个结点都要上第三层用软件分析IP 首部和查找转发表、路由表,造成转发速率大大降低。当路由表很大时查找最长前缀匹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2)若有相当多的分组适用MPLS 就可缩短转发分组所需的时间,因而网络可扩展到较大的规模;

(3)分组经受的时延最小,分组转发的速率不受路由表大小的影响。但网络结点无法处理没有MPLS 标记的分组。

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功能?

【答案】MPLS 是基于标记的IP 路由选择方法。这些标记可以被用来代表逐跳式或者显式路由,并指明服务质量、虚拟专网以及影响一种特定类型的流量、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等各类信息。MPLS 采用简化了的技术,来完成第三层和第二层的转换。它可以提供每个IP 数据包一个标记,将之与IP 数据包封装于新的NPLS 数据包,由此决定IP 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优先顺序,而与MPLS 兼容的路由器会在将IP 数据包按相应路径转发之前仅读取该MPLS 数据包的包头标记,无需再去读取每个IP 数据包中的IP 地址位等信息,因此数据包的交换转发速度大大加快。IP 包进入网络核心时,边界路由器给它分配一个标记。自此,MPLS 设备就会自始至终查看这些标记信

息,将这些有标记的包交换至其目的地。由于路由处理减少,网络的等待时间也就随之缩短,而可伸缩性却有所增加。

MPLS 协议实现了第三层的路由到第二层的交换的转换。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MPLS 可实时建立新的转发路由来分散流量以缓解网络拥塞。MPLS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构成协议栈,MPLS 标记一旦产生就压入到标记栈中,MPLS 而整个标记栈放在数据链路层首部和IP 首部之间。

的标记栈用于当MPLS 域出现嵌套的情况。MPLS 协议在转发分组时采用标记对换技术,这是一种用于网络层信息包转发的新方法。

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应用层是体系结构的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负责将分组从源站交付到目的站,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将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由网络层交下来的IP 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传送帧中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数据链路层在收到一个帧后,可从中提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将原始的物理连接转换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协调在物理媒体中传送比特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5.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主要有哪几种?

【答案】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主要有802.11家族谱、蓝牙新贵、家庭网络的HomeRF 。 几种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如表所示。

表 几种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

6.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 类IP 地址,其Net-id 为

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

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

主机数

共有子网数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如选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能满足实际需求。

7. 简述TCP 和UDP 协议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案】(1)UDP 的主要特点是:

①传送数据前无需建立连接,没有流量控制机制,数据到达后也无需确认;

②不可靠交付,只有有限的差错控制机制;

③报文头部短,传输开销小,时延较短。

UDP 协议简单,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运行效率高。通常用于可靠性较高的网络环境(如

局域网)或不要求可靠传输的场合,另外也常用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

(2)TCP 的主要特点是:

①面向连接,提供了可靠的建立连接和拆除连接的方法,还提供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机制;

②可靠交付,提供了对报文段的检错、确认、重传和排序等功能;

③报文段头部长,传输开销大。

因此,TCP 常用于不可靠的互联网中为应用程序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端到端的字节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