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省培养单位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假定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0=6秒。

(1)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1.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2.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答案】(1)据RHC2988建议,

值。初次测量时,

后续测量中,

依题意,RTT (1)样本值为则

(2)

2. 试比较ADSL , HFC 及FTTx 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答案】(1)A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2)HFC 网的最大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3)FTTx (光纤到)这里字母x 可代表不同意思。FTTx 技术的优点是带宽非常宽,其缺点是造价较高,技术复杂,费用高,有时候不能充分利用带宽资源造成浪费。

(4)无线接入技术RIT (RadioInterfaceTechnologies )是指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快捷,缺点是速率慢、不稳定、信号差。

3. 叙述IGMP 的工作机制,并说出两个IGMP 提高效率的措施。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IGMP 工作机制的理解。

其中RTTd 是RTTs 的偏差加权均

多播路由器有多个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对每个端口它都动态地维护一张组地址表,表中记录了与该端口连接的物理网络上的主机、当前所加入的多播组地址。路由器根据这个表进行多播。

IGMP 多播路由器通过轮询本地网络上的主机,建立和维护这个组地址表。多播路由器周期性地(典型是125s )轮询本地网络上的主机,以便确定目前各个多播组中有哪些主机。轮询是用组地址224.0.0.1作为目的地址,对本地主机发送查询报文,每个实现多播的主机必须加入永久多播组224.0.0.1。源地址是轮询的多播路由器的地址,组地址设置为0,其TTL=1。

主机通过发送IGMP 报告报文来响应多播路由器的查询,报告报文的目的地址使用欲加入的或已加入并继续保持的多播组的IP 地址,报文中的组地址也填入这个地址,源地址为主机的IP 地址,其TTL=1。一个主机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进程加入不同的组,对每个组都要发回IGMP 报告。主机中应该维护一个表,它包含了所有参与多播的进程和它们所加入的多播组的IP 地址。进程也可以随时离开一个组,当主机检测到参加某个组的进程全部都退出后,对于这个组,就不再发送IGMP 响应报文。多播路由器也就知道现在这个主机已经退出了该多播组。

为了提尚效率,IGMP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当一台主机上有多个进程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时,则只有一个进程发出声明成员关系的报告报文。多播路由器并不关心一台主机上有多少个进程加入同一组;

(2)当主机收到查询后,并不立即响应,而是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再响应,延迟时间在0〜10s ,间隔为0.1s 。由于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多播组的组地址,因此,后发送响应的主机在等待发送的过程中,就可能收到与其他同组主机相同的IGMP 响应报告,它们就不必再发送自己的响应报文了。因为多播路由器并不关心同一端口上有多少台主机属于同一组,只要有一台主机属于该组,它就会对这个端口转发该组的数据报。

4. 搜索引擎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搜索引擎可以划分为两类:全文检索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搜索引擎。

(1)全文检索搜索引擎是一种纯技术型的检索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搜索软件到因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起一个很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查询。用户在查询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从已经建立起的索引数据库上进行查询(并不是实时地在因特网上检索到的信息),因此很可能有些查到的信息是已经过时了的。建立这种索引数据库的网站必须定期对已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更新维护;

(2)分类目录搜索引擎并不采集网站的任何信息,而是利用各网站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信息时填写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等信息,经过人工审核编辑后,如果认为符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到分类目录的数据库中,供网上用户查询。分类目录的好处就是用户可根据网站设计好的目录有针对性地逐级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查询时不需要使用关键词,只需要按照分类(先找大类,再找下面的小类),因而查询的准确性较好。但分类目录查询的结果并不是具体的页面,而是被收录网站主页的URL 地址,因而所得到的内容就比较有限。相比之下,全文检索可以检索出大量的

信息(一次检索的结果是几百万条,甚至是千万条以上),但缺点是查询结果不够准确,往往是罗列出了海量的信息(如上千万个页面),使用户无法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5. DHCP 协议用在什么情况下?当一台计算机第一次运行引导程序时,其ROM 中有没有该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或某个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

【答案】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提供了一种机制,称为即插即用连网。这种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 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因此,DHCP 对运行客户软件和服务器软件的计算机都适用。由于DHCP 服务器分配给DHCP 客户的IP 地址是临时的,DHCP 客户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这个分配到的IP 地址,因此,很适合应用于经常移动位置的计算机。

由于制造厂家并不知道IP 地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取决于该机器所在的网络,因此上述信息不能存储在ROM 中,所以ROM 中没有该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或某个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通常这些信息被存储在一个配置文件中,计算机在引导过程中可以对这个文件进行存取。

6.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案】协议栈:在网络中,为了完成通信,必须使用多层次的多种协议。这些协议按照层次顺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协议栈,也称为协议族;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OSI 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

服务访问点(SAP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

客户和服务器: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为服务请求方,服务器为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首先发起连接建立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请求,并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7. 试解释一下名词:归属网络,永久地址,归属代理,被访网络,外地代理,转交地址。

【答案】归属网络:移动站原始连接到的网络。

永久地址:又称为归属地址,即移动站的原始地址。

归属代理:通常是指连接在归属网络上的路由器。被访网络:当移动站A 移动到另一个地点,他所接入的网络称为被访网络(visitednetwork )或外地网络(foreignnetwork ).

外地代理:被访网络中使用的代理,它通常就是连接在被访网络上的路由器(当然也充当主机)。

转交地址:外地代理为移动站创建的一个临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