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目录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 9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 16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 22

2017年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890中外音乐史[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 28

一、名词解释

1. D. 斯卡拉第

【答案】古典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和古钢琴家,A. 斯卡拉第之子。当时最重要的羽管键琴作曲家,作有单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近600首,大多用二段式结构,主题风格多样,织体处理灵活。独创炫技性演奏手法如大幅度跳跃、双手交叉、快速平行三六度、刮奏、长颤音等。他的创作直接影响了维也纳古典奏鸣曲。

2. 凯奇

【答案】美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曾为勋伯格和瓦雷兹的学生,制作了“预制钢琴”。20世纪著名的先锋派作曲家,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试验,探究了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无声音乐,尽力缩减甚至排除作曲家的作用,加强音乐演奏的不确定性,钢琴曲《(4分33秒》是前所未有的无声音乐,其他代表作还有《想象的风景第四号》和《方塔娜混合曲》等。

3. 弥撒曲

【答案】天主教感恩祭仪式过程中演唱的歌曲,有形式完备的“大弥撒”、规模较小的“小弥撒”和哀悼死者的“安魂弥撒”等类型。4世纪时己运用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仪式,用拉丁文演唱单声部的素歌。8世纪时弥撒音乐开始有“常规”和“专用”之分,11~13世纪的教会音乐家以

13世纪以后则转向,“专用弥撒”旋律为基础谱写复调弥撒曲,“常规弥撒”自1364年马肖的《圣

母弥撒曲》开始,弥撒曲的形式固定为由五项常规弥撒构成的套曲。

15~18世纪是复调常规弥撒曲发展的高峰时期,囊括了最前沿的作曲技法,有“定旋律弥撒”、“释义弥撒”、“模拟弥撒”等类型,每一位教会音乐家都以此为核心体裁进行创作,涌现大量弥撒曲作品,拥有104部弥撒曲的帕莱斯特里纳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多产的弥撒曲作曲家,巴赫的《b 小调弥撒》则是典型的18世纪“清唱剧弥撒”的巨作。19~20世纪创作弥撒曲的代表作曲家有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布鲁克纳、斯特拉文斯基和布里顿等。

4. 众赞歌

【答案】众赞歌是16世纪路德教派的一种赞美诗歌调,起初是单声部的分节歌,后来出现复调谱曲。歌词运用民族语言德语演唱,旋律素材有来自天主教拉丁文赞美诗的,有来自宗教改革前的德国教会歌曲,也有来自世俗歌曲,但大量是新创作的,马丁·路德的众赞歌《我们的主是坚同堡垒》是著名的例子。17世纪以后,众赞歌旋律常被用在教堂康塔塔和管风琴前奏曲或变奏曲的创作中。

5. 《无主之锤》

【答案】法国作曲家布列兹为女中音和六位演奏者而作的室内乐曲,歌词选自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夏尔的同名诗,包括9首乐曲,运用整体序列主义手法写作,并将印度尼西亚佳美兰乐队特有的音响、勋伯格的吟诵音调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型相结合,是20世纪探索性风格的一部力作。

6. 弦乐四重奏

【答案】由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和1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合奏乐体裁,采用奏鸣曲式套曲结构写作。弦乐四重奏脱胎于18世纪初的小夜曲和嬉游曲,海顿的84首弦乐四重奏开始运用奏鸣曲式四乐章套曲形式,并以“谈话原则”组合乐器,确立了近代弦乐四重奏的写作风格。贝多芬以“拉祖莫夫斯基”和“庄严”为代表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丰富了该体裁的音乐表现力和衍展力,使之成为室内乐的的核心体裁。浪漫主义的弦乐四重奏作曲家有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弗朗克、鲍罗廷、柴可夫斯基等,倾向于抒情,在主题展开和对位处理方面不加注重。二十世纪的弦乐四重奏创作风格更为多样化,德彪西、巴托克、拉威尔、勋伯格、欣德米特、米约、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创作了各具特色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7. 《培尔·金特》

【答案】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易卜生五幕诗剧而作的戏剧配乐,诗剧来自挪威传说,讲述了浪荡子培尔·金特一生的冒险经历,格里格的戏剧配乐有26个片段,后从中选取8段,组成两套组曲,集中了戏剧配乐中的精华,其中的“晨景”、“阿妮特拉之舞”、“在山妖宫殿中”和“索尔维格之歌”流传广泛。

8. 圣桑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曾任19世纪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主席。音乐风格精致典雅、工于技巧,代表作有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双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骼骸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9. 旋律

【答案】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二、简答题

10.简述韦伯及其成就。

【答案】威伯——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1)生平简介:威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又译:韦伯)

歌剧的先行者。和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威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同时又是一位评论家、作家,他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舞台上发挥了他的天赋之才。威伯的音乐创作领域很广,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体现在歌剧和钢琴作品两方面。

(2)代表作品:歌剧《自由射手》(又译:《魔弹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邀舞》等。 (3)艺术成就:

①《自由射手》的诞生(1821年首演于柏林)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威伯也被誉为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②威伯的《自由射手》使德国歌剧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它的特点在于: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特征,用说话代替宣叙调,咏叹调中常渗透着民谣素材,音乐描写着重于渲染气氛,富有浪漫的幻想性。歌剧序曲与剧情联系紧密,而且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这些特征为瓦格纳的歌剧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并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捷克、波兰等民族歌剧的兴起。

③《邀舞》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一首杰作,乐曲描绘了舞会前相互结识、交往、邀舞的生动过程。这首钢琴作品后由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

11.简述梅西昂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梅西昂(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

(2)代表作品

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钢琴曲《群鸟录》《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木管、铜管与打击乐《我信肉身之复活》,合唱和乐队《我主基督之变形》,管风琴套曲《基督诞生》等。

(3)艺术成就:

①在序列音乐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于1949年创作的钢琴曲《时值和力度的模式》,将音高、时值、力度、音色作为参数,创作出第一首真正的序列音乐作品,奠定了序列音乐发展的理论基础。1953年起,他又以鸟鸣为元素进行研究,创作了钢琴与管弦乐《异国鸟》,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②作为二战后在音乐领域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音乐家,他综合了各种音乐素材:鸟语、印度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东方打击乐器、弗朗克的和声、十二音体系,以及不受小节重音规律约束的自由拍子等,以独特的方式运用这些元素,从而创作出最具个性、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们是他信仰天主教、赞美人性和热爱大自然的结晶。

12.利切卡尔与幻想曲的关系。

【答案】利切卡尔(ricercare )是16世纪末源于经文歌的器乐曲形式,盛行于17世纪。利切卡尔与幻想曲(fantasia )在16世纪初脱离声乐和舞蹈而成为独立的器乐体裁后,彼此区别不大,常交替使用。它们作为琉特琴或键盘乐器的独奏曲体裁,在产生初期均具有即兴特征,后来采用主题模仿的方式,渐渐削弱即兴手法,形成对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