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规划方法

【答案】规划方法是运筹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其中,线性规划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运筹学模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有效方法。

2. 精英决策

【答案】精英分析方法认为所有的政治系统都分为两个阶层一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精英分析的核心观点在于,公共政策是统治精英的偏好和价值体现,大众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精英所操纵的。因此精英决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杰出的精英人物决定的,大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大众的需求和意愿。

3. 第三类错误

【答案】第三类错误由政策学家拉伊法(Raiffa )提出的。当认定政策问题时,所感受到的问题情境必须与元问题的性质相符合,所搜索到的元问题也必须符合实质问题,而当将实质问题转化为形式问题时,更必须维持一致的关系。如果这些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认定错误的现象,换言之,后设问题不能反映问题情境,实质问题与兀问题是两回事,形式问题无法凸显实质问题的真相,这些现象都是犯了相当可怕的“第三类型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政策学家拉伊发认为,统计学家在从事假设检验的工作时容易犯第一与第二类错误,这种错误还不是很危险; 第三类错误乃是政策分析与规划过程中相当致命的错误,因此,一位好的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分析家,必须尽量避兔陷入此种错误。

4. 思想库

【答案】思想库是指由各种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的综合性政策研究和政策咨询组织。其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性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规划、政策设计、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帮助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决策,以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思想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政策研究中起着巨大作用,没有思想库卓有成效的研究,政府就会在公共政策上束手无策。

5. 社会问题

【答案】社会问题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当两个以上或很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界限,呈现出团体性或社会性,涉及到具有组织共享性的团体利益和具有社会分享性的社会利益,就需要通过团体协商、公共选择等机制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6. 事实分析

【答案】事实,简单地说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事实分析,要对社会的事物、事件、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与推理。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人们往往按照经验的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一定因果关系的描述性研究。比如,人们可以真实地描述公共费用的多少以及使用情况等。由此提供给政策分析的信息,往往是描述性信息。所以事实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客观实际,排除一切主观干扰。

从政策分析的研究角度来看,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必须搞清楚。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客观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但在描述事实时,不论是判断、推理还是分析、综合,都离不开价值趋向的引导。同样一个客观事实,人们在观察上明显地表现出主体的价值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实,是具有价值的事实。

7.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一方一面,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的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8. 系统

【答案】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点,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9. 有学者认为“一切组织都是公共组织”,因此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没有本质的差异,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案】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并不是一切组织都是公共组织,还存在着私人组织。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在本质卜是国家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也存在着非权威的作用)。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也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所以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即有强制性,而其他组织则不具有这种公权力。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非政治权威,是非公权力的行使,可称之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私人组织的控制力主要来自市场,因此其管理行

为受制于市场力量。私组织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通常是多元制衡的。公共管理过程,充满了政治的气氛,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复杂的政治界面。与公共管理相比,私部门所受的制衡与公共管理不可比拟,而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否则,公共管理者便成为私利的谋取者,而不是公益的信托者。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但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并非完全处于对立的关系,有时二者可以相得益彰。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为实现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作用,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这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政府施政应受法的约束,确立了法律优位和法律保留的原则。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其更多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自己的意思而为之。

(5)政府与市场。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

①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反之,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 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③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④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 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公共管理事实上也承担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应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而非单一向度的考虑。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影响面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10.简述零基预算的特征

【答案】(1)零基顶算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财政年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