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eckman-CoulterJT型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区的细胞包括()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浆细胞。
女性,26岁,痛经3年,进行性加重,经量无明显增加,经期延长了2~3天,已婚3年未孕,丈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差,右侧附件区可扪及5cm直径大小囊实性包块,活动差,与子宫后壁相粘连,左侧附件区略增厚,无压痛,三合诊:骶主韧带处多个触痛结节。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应考虑() A.药物治疗3个月后试孕。 手术尽量切除病灶,根据术中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 手术切除右卵巢肿块,术后尽早试孕。 手术切除右卵巢肿块+电灼骶主韧带处结节,术后尽早试孕。 手术切除右附件+电灼骶主韧带处结节。
由Stewart-Hamilton关系式得到DSA的提示不包括() 动脉内碘浓度与对比剂的碘浓度成正比。 兴趣区血管内峰值碘浓度与注射对比剂的剂量有关。 心功能差的病人,心输出量低,而中心血量高。 IVDSA时,注射位置可行中心或外周注射对比剂。 IVDSA时,动脉内碘浓度取决于所给予的碘注射速率。
女性,26岁,痛经3年,进行性加重,经量无明显增加,经期延长了2~3天,已婚3年未孕,丈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差,右侧附件区可扪及5cm直径大小囊实性包块,活动差,与子宫后壁相粘连,左侧附件区略增厚,无压痛,三合诊:骶主韧带处多个触痛结节。该患者的主要诊断是() A.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 黄体发育不良。 右卵巢肿块。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陈”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春。 夏。 秋。 冬。 长夏。
患者男,65岁,以"消瘦伴乏力一年"来诊,追问病史,3个月前发现腰椎及肋骨多发骨折,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10个/HP,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5g/L,肾功能:血肌酐192μmol/L,血尿素氮10.09mmol/L,血钙3.25mmol/L,血白球比倒置,ALP正常。应该首先完善哪些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