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历史教学论之中国现代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2. 好人政府

【答案】好人政府是20世纪20年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1922年5月,胡适与蔡元培、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梁漱溟、丁文江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9月,在吴佩孚的支持下,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等人入阁,王宠惠为国务总理,他们当时被认为是无党无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有“好人政府”之称。但这个政府不为曹锟所容,仅存在了3个多月就垮台了。

3.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答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杳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政治组织。1932年12月29日成立,总会设在上海,在北平、上海等地设分会,最高执行机构是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分任主席和副主席,杨杳佛为总干事,鲁迅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1933年6月,杨杳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同盟的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在无形中解散。

4. 平型关大捷

【答案】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和物资,毁敌汽车和马车300余辆。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通过这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惟一正确的战略方针。

5. 华北事变

【答案】华北事变是1935年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的统称。1935年6~7月,《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订后,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

10月,11月,离中国。日本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 五五宪章

【答案】五五宪章是1932年12月国民党为回应民间的宪政要求,于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由立

1933年1月,1936法院起草的宪法草案。立法院正式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草案前后七易其稿,

年5月5日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称“五五宪草”。宪草计8章147条,其主要特点是:规定了行使政权之国民大会,总统集权的五院制中央政府,对人民之自由权利采取法律限制主义。

7. 整理党务案

【答案】整理党务案是1926年蒋介石提出,并在国民党二届二中会上通过的排斥共产党的决议案。主要内容有:①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②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③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要交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管等。陈独秀、张国熹等表示完全接受,右派势力在国民党中央占据了优势。

8. 资源委员会

【答案】资源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统制工矿企业的主要机关,其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1日成立,从事调查研究各种国防经济资源及相应的开发建设工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具体工作上,资源委员会统制了钨、锑的生产和出口。购买工业机械设备,并兴办了中央钢铁厂、中央机器制造厂等工矿企业。抗战爆发后,负责主持工矿企业的内迁,并购储大量战略物资。抗战期间,在后方创办厂矿百余个,大量生产后方急需的产品,缓和了物资紧缺的危机; 同时对外输出大量钨、锑、锡等矿产品,换回军火和重要物资,并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为坚持抗战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该会接收日伪的主要工矿企业,在东北、台湾和关内各地设立中国石油公司、华北钢铁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成为国营生产事业专管机构,进入全盛时期。此后,由于国民党扩大内战,致使其在战后大规模发展工矿事业的计划破产。新中国成立后,资源委员会在大陆的各厂矿为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其职工及专家大多留在大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台湾当局宣布撤销资源委员会。

二、论述题

9. 评析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答案】对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评析包括以下几点:

(1)在九大会议上,林彪代表中共中央宣读政治报告,全面肯定了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2)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立了第三个伟大的里程碑。

(3)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是毛主席把这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场大演习,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

10.中共“七大”、国民党“六大”和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

【答案】抗战后期两种中国命运的斗争如下:

(1)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提出当前党的任务是实现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为实现这一任务并制定了相应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中共“七大”向人民指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明确目标。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具体的纲领和政策。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的光明前途,提供了可靠地保障。中国敌后战场的军民,在中共“七大”以后,继续开展攻势,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了大片国土。

(2)国民党“六大”

1945年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拒绝联合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大会另一个议题是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内战。中共“六大”决定的是坚持独裁、制造分裂的路线,这种路线是违背世界潮流和全国人民公意的。

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国民党与美帝国主义勾结。美国调动运输力量,把国民军送到口本占领区,抢夺胜利果实。

11.试述“二十字”治国方针的具体内涵。

【答案】“二十字”治国方针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在确定1994年工作要点时,中共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治国方针。

(2)“二十字”治国方针的提出和阐释,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将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治国方针。

12.简析我国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