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829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村十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案】(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
①土地承包方土地承包方有两类: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以外的经营主体。
②土地发包方
a.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发包方
按照谁所有谁发包的原则,应当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即使由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为发包的,并不改变所有权关系。
b. 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发包方
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由使用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2)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①发包方享受的权利
发包方享受的权利包括:发包农村土地的权利; 监督承包方的权利; 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行为的权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②发包方承担的义务
发包方承担的义务有: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 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依照承包合同约定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执行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③承包方享受的权利
承包方享受的权利有:对承包地的使用权; 对承包地收益的获取权; 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处置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 补偿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④承包方承担的义务
承包方承担的义务有: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 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2. 为什么在农业中家庭经营会大量广泛存在?
【答案】在农业中家庭经营会大量广泛存在的原因:
(1)农业生产特点与家庭经营的关系
①监督问题
要解决激励问题,首先要计算劳动量。只有将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劳动与最终的劳动成果及其分配直接挂起钩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这只有在家庭经营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做到。通过劳动力市场雇佣仍不能解决计量和监督问题。
②决策问题
只有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分散到直接生产者,农业决策才能灵活、及时、具体,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2)分工协作与农业家庭经营的关系
农业劳动对象生长发育的规律,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协作的简单性和稀少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多是简单协作。由于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作业不能实行严格的分工协作,甚至一些简单的协作也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农业生产不适合采用工厂化劳动,而更适合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
(3)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家庭经营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农业技术主要分为两类:①机械技术; ②生物、化学技术。在应用上多数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由单个人进行、小同类型的农业技术关联性较小、许多农业技术的运用可以小受家庭经营规模的限制,使得家庭经营适合农业技术进步。
(4)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与农业家庭经营的关系
①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
a. 家庭成员间利益和价值取向比较容易趋向一致;
b. 家庭无需靠纯经济利益的激励,就能够保持对其自身的目标和利益的基本一致性;
c. 家庭经营组织具有较持久的稳定性,家庭经营一般具有较长的预期,并能为实现这种预期而长时间自愿地协作。
因此,农业的家庭经营一般无需监督,管理成本几乎是最小的。
②家庭成员在性别、年龄、体质、技能上的差别有利于分工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
家庭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合理分工,在时间上和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上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a. 在劳动安排上,平时一人为主,农忙时全家齐上阵,必要时还可雇工,农闲时除照管人员以外,其余均可外出兼业;
b. 在劳动时间被分割的相当细碎的农业活动中,一些闲散和辅助劳动力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3. 你知道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吗?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坚持哪些原则?
【答案】(1)中国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②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a.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污染严重。
b. 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变薄
③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同时并存
有些地方把不应当开垦的山林和草原大量地垦为耕地,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又有大量荒地和
荒山长期荒废,得不到开发利用。
(2)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①因地制宜
根据各类土地的特点,正确地选择适宜的土地。这既有利于使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可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土地的需要; 还可做到地尽其利,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
②节约用地
各种用地都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状况,力求少用土地,尤其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为了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必须建立和健全土地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档案;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十地管理; 严格控制各项基本建设用地,杜绝浪费十地的现象。
③保护资源
人们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切小可违背自然规律,只顾向自然界索取,而要注意保护整治,用地与养地结合,保持各种营养物质投入与产出的转换平衡,坚决制止、消除对农业土地资源的污染,以利于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④有偿利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对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才能在经济上体现土地的产权关系,才能促使用地单位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节约用地、因地制宜、保护资源三项原则的贯彻。
4. 你怎样理解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答案】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表现在:
(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人们对较高级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需求变化引起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再到以畜牧业为主的逐步过渡。
(2)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随着人们食品需求的转变,畜牧业发展较快,对饲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在种植业中饲料作物的栽培迅速增加。种植业由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以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格局的三元结构。
(3)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对原料性经济作物的需求逐步增大,人们对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也在增加,导致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
①通过各地区、各生产单位的各具特色的生产专业化,实现全国范围内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②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内,通过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的合理搭配,实现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种经营相结合,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体现多种经营。
(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在所有的农业产业部门中,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家对粮食生产采取了保护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