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829农业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农业家庭经营演变的国际经验是什么?

【答案】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

(1)大量的旧式小农被消灭,剩下一些也不起主导作用;

(2)农民并没有被农业工人所取代,农业中占大多数的依然是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的家庭农场,而这些家庭农场无论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还是在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发达国家的集体农场较少,家庭农场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是主要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在取消集体农场,采用家庭经营的组织方式后生产率提高。

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清楚地显示,家庭农场的效率高于而且优越于按其他劳动组合模式建立的农业生产组织。日前,集体农场在世界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所有工业化国家几乎不存在,那些在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的集体农场的建立常常是非自愿的,而且其生存也往往取决于政府的各种补贴。研究表明集体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

2. 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有:

(1)熟练劳动说

美国强调通过教育、在职培训以及保健等措施培养熟练劳动力,这些措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与决策水平。美国相对比较充裕的熟练劳动力供给,使得美国出日商品中的熟练劳动含量要比进日商品的熟练劳动含量多。

(2)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说

美国从那些以研究与开发为目的的产业中获得了效率优势。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出导致了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机器与技术工序的改善,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水平。这种“知识资本”导致了更有效的生产。

(3)自然资源产业说

美国的贸易格局可以通过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来得到解释。假设美国是自然资源享赋相对贫乏的国家,所以用不出口自然资源产品的办法来保存自然资源和资本。美国需要进口那些用美国方法衡量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产品。

(4)国内需求说

一种产品在国内被消费(或被投资),对于这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一国产品首先应该满足国内需求(偏好),然后再满足国外需求。当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

是相似时,两国之间的贸易可能性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需求结构的差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因而处于同一层次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贸易量较大。

(5)产品生命周期说

产品技术发展可分成三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山于产品要素密集型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同阶段上享有比较优势。

(6)产业内部贸易说

小同国家专门从事一个可选的差异性产品,由于每个国家总有一此人小愿意趋同本地大多数人的口味,产生相似产品存在着进口与出口。

3. 试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性农业信贷、合作性农业信贷与政策性农业信贷之间的关系。

【答案】(1)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商业性农业信贷机构是依法注册成立的以盈利为日的的金融中介组织。资金来源是吸收的存款和自有资本,商业性农业信贷资金的特点是利率较高,用于盈利性较强的农业项日,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2)合作性农业信贷资金是由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农业合作信贷组织是由农业信贷的需求者按照合作制原则组建的信贷组织。由有农业信贷需求的农业经营者共同出资组成信贷资本金,只在合作组织内部提供信贷服务,相互融通资金; 使农业资金的需求者之间相互融通,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降低了农业信贷的交易成本。农村信用社和曾经出现的农村合作基金会所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3)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是指由政府的农业政策性信贷机构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信贷资本金及其公积金。政策性农业信贷资金按照优惠的利率提供给农业信贷的需求者; 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是纠正农业信贷市场失灵、调整和引导农业发展的一种政策工具。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农业信贷资金。

4. 为什么政府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会出现政策目标的多元化?

【答案】市场机制失灵提出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大目标是社会公共利益,但在实际监管执行过程中表现为目标的多元性。原因包括:

(1)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利益

因为城市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较高; 食品的加工营销企业集中在城市,政府便于管理,但对广大的农村市场却疏于管理。

(2)注重提高本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对出口的食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要求却小严格。

(3)注重保护农业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重视食品质量的时期,一也到了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的提出和实施会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政府需要增加相关的财政支出或对此提供补贴

保障农民收入。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食品安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危害等,也被纳入食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5)注重解决最为迫切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一系列问题,一些国家政府难以全面监控,因而注重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政策目标的多元化还可能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政需要府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协调。

5. 试分析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如何产生的? 发展现状如何?

【答案】(1)国外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过程

①远期交易时期一一解决季节性供求矛盾问题

19世纪30-40年代,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谷物集散地。为了缓解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和价格剧烈波动,连接供求的中间商迅速增加。中间商设立仓库,缓解了农产品季节性供求矛盾,但承担很大价格风险和囤积资金不济的风险。中间商探索出了远期交易模式,在购入农产品后,立即到芝加哥并与芝加哥的加工商或销售商签订第一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以事先确定销售价格并确保利润,合同还能以抵押形式帮助中间商获得银行贷款,以确保农产品购买和库存费用的及时供给。

②远期合约交易时期一一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农产品购销范围从芝加哥扩展到全美甚至欧洲,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急需解决。中间商都想寻找一个集中信息的场所,以便及时了解供求行情和价格信息。为此,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 )成立。CBOT 发展初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提供相互见面、交流信息、洽谈业务和达成交易的场所。CBOT 于1851年正式引入农产品远期合约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小仅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即期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有助于保持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而且使农产品买卖双方相互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价格波动的风险。

③标准化期货合约时期一一解决农产品远期合约非标准化问题由于农产品远期合约从签订到实物交割的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价格不断波动,买卖双方都希望能自由转让以规避价格风险或者把握获利机会,一些资金雄厚的商人也因农产品远期合约买卖存在获利机会开始参与远期合约交易。为了克服农产品远期合约非标准化给这些交易带来的很多困难,CBOT1865年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取代远期合约,之后又实施了保证金制度,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产品期货市场由此诞生。

(2)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①CBOT 诞生及1865年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后,不断有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上市;

②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美国其他交易所建立,农产品期货品种增多;

③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世界各地都得到较快发展:

④21世纪初,期货交易进入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