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商学院846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战略联盟

【答案】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组成的一种合作战略,是一种合作协议。在这种协议之下,各个协议公司可以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分享技术,联合使用生产设施,相互之间营销各自的产品,或者合作生产配件、组装产成品等。

2.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 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决策小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3. 平衡计分卡

【答案】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力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积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

4. 企业使命

【答案】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基本职能或根本任务。它是关于企业的基本目标、特征和宗旨的描述,它反映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宗旨和刻意追求的形象。确立企业使命是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的第一步。

5.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精神?

【答案】(1)组织的价值观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全体员成部分员工对该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以及指导这些活动的一般看法或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日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各层级和各部门的各种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问的关系等等。每一个组织的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层次和内容,成功的组织总是会不断地创造和

更新组织的信念,不断地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

(2)组织精神是指组织经过共同努力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支柱,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特征、形象、地位等的理解和认同,也包含了对组织未来发展和命运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组织精神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成为凝聚组织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

7. 钱得勒指出:“战略决定结构”,试从战略与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机械式组织和有机组织的特点,以及相应的适用条件。

【答案】组织的战略就是它的总目标,它涉及一定时期内组织的全局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战略决定着组织的任务、技术和环境,而这些方面的因素又决定着其本身的组织结构设计。因此,战略决定结构。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内容如下: (1)机械式组织

①机械式组织的定义

机械式组织结构也称官僚行政组织结构,是一种稳定的、僵硬的结构形式,它追求的目标是稳定运行中的效率。机械组织注重对任务进行高度的劳动分工和职能分工,以客观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方式挑选符合职务规范要求的合格的任职人员,并对分工后的专业化工作进行严密的层次控制,同时制定出许多程序、规则和标准。

②机械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任务被划分为独立的专业化部分; b. 职责范围受严格精确限定; c. 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和许多程序规则;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集中在组织上层; e. 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纵向沟通; f. 协调和控制倾向于采用严密结构的层级组织(如职能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稳定; b. 任务明确且持久,决策可以程序化; c. 技术相对统一而稳定; d 按常规活动,以效率为主要目标; e. 企业规模相对大。

(2)有机式组织

①有机式组织的定义

有机型组织结构也称适应性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散、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形式。它因为不具有标准化和规则条例,所以是一种松散的结构,能依据需要迅速做出调整。

②有机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a. 员工围绕共同的任务开展工作; b. 权责范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修正; c. 职权等级和程序规则少; d. 有关工作的知识及对任务的监控分散在组织之中; e. 强调上下级双向的沟通及横向和斜向的沟通; f. 协调和控制经常依靠相互调整和具有较大灵活性的组织系统(如矩阵型组织)。

③适用条件

a. 环境相对不稳定和不确定,企业必须充分对外开放; b. 仟务多样化且不断变化,使用探索式决策过程; c. 技术复杂而多变; d. 有许多常规活动,需要较强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 e. 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8. 简述史蒂文·科尔和约翰·杰麦尔领导替代理论的核心思想。

【答案】1978年,史蒂文·科尔和约翰·杰麦尔首次提出领导替代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普通员工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提高了,因此,在许多情景下被领导者可以“替代”领导者的部分职责。这就是有名的领导替代理论。具体内容如下:

(1)领导替代理论的环境变量

领导替代理论将环境变量分为替代因素和抵消因素,具体内容包括:

①替代因素会使领导行为变得多余和不重要。这些因素涉及下属、任务和组织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下属清楚了解自身职责,知道如何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动力,并对工作感到满意。

②抵消因素是指下属、任务和组织中阻碍领导发挥作用或使领导行为无效的一些特点,例如,领导者缺乏对较佳业绩进行奖励的权力,就是抵消作用的一种环境变量; 而下属如果对领导者的激励毫无兴趣,也会导致领导行为没有任何意义。

(2)发生领导替代的条件

①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情感化的管理,上级的信任和下级的忠诚都是必须的; ②工作任务明确; ③完善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④被领导者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且能自觉做、主动做和做好; ⑤被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自主意识且善于自我激励; ⑥企业文化鼓励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⑦通过通讯工具保持联系,对下级难以解决的突发事件及时拿出解决方案,保持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约束,发现偏差及时调整和控制。

(3)领导者面对领导替代挑战的方法

①领导者要充分认识领导替代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②要努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③领导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适应领导替代的保证。

9. 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订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

【答案】(1)该种说法不正确。

(2)具体原因

计划是指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分为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由于环境在不断变化,计划可能会跟不上变化,但计划具有灵活性,所以制定计划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有其特定的目标,计划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建立起一定的保障。计划首先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组织的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之分。计划工作就是要通过组织内外条件的分析,对组织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各个部门的目标、各个阶段性的目标明晰化,把各种目标协调起来,并制定出实施这些阶段性目标的方法、措施,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实现总目标服务。

②计划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目标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组织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不做预算,不进行成本费用分析,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