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2.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3.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4.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5. 价值观
,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答案】价值观,也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
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它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强化以及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价值逐步内化而形成的。
6.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的测验。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接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7.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8.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二、单选题
9. 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 天空出现晚霞就放晴中规律的概括。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
A. 间接性
B. 抽象性
C. 概括性
D. 理解性
【答案】C
【解析】思维的特征有概括性、间接性和对经验的改组。人们得出以上结论,主要是对天空出现朝霞就下雨,晚霞就放晴中规律的概括。
10.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 )。
A. 基因
B. 合子
C. 染色体
D.DNA
【答案】A
【解析】基因是DNA 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昔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11.当实验出现了“霍桑效应”时,为了改进实验,后续研究应采取( )
A. 双盲法
B. 消除法
C. 平衡法
D. 对抗法
【答案】A
【解析】霍桑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在心理
学实验中,有效消除主试被试间不恰当的相互作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通用手段是双盲实验法。
12.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动机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 )
A. 成就需要
B. 成功的可能性
C. 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成功的可能性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三者共同决定。
13.人有时单凭一只眼睛就可以感知深度(远近)信息,此时依据的线索不包括( )。
A. 结构级差
B. 线条透视
C. 视网膜视差
D. 遮挡(阴影)
【答案】C
【解析】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就是双眼视差。
14.要把标准差转化为方差,研究者要完成的工作是( )
A. 计算标准差的平方根
B. 用样本n 除以标准差
C. 用1/Z除以标准差
D. 计算标准差的平方
【答案】D
【解析】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所以要将标准差转化为方差,只需计算标准差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