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

,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

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2. 格式塔

,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

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3. 个体社会化

【答案】个体社会化指个体学习其生存的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而适应该社会生活的过程。亦即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允色行为、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受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等条件的制约。它是通过社会与个体之间持续不断的双向互动过程实现的。

4.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5.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6.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7.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立的投射测验。它的原理是,当一个人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社会性情境时,他就易于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点。

在测验中,测验者会提供二十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比较抽象的,大部分则具体形象但模棱两可,要求被评者根据呈现的图片中的人物和背景,用自己的理由编造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然后由测试者根据默里提出的基本记分原则对被评者叙述的故事进行记分和解释。由于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此测验对测验者要求较高,且结果不易解释。但与其它投射测验比较,此测验的效度得到较多证据支持,被公认为较好的临床心理诊断工具。

8.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二、单选题

9. “谈虎色变”是( )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

C. 第二信号系统

D. 非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第一信号系统反射是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10.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此时,这个人的意识状态属于( )。

A.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B. 自日梦状态

C.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D. 潜意识状态

【答案】B

【解析】每个人都有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例如,上课时,你根本就没有听到老师在讲什么,满脑子都是刚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又如,正在做数学作业时,突然走神了,

想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随之思绪万千,沉浸于想像之中。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白日梦(daydream )

o

11.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概化理论

B. 经典?}J验理论

C. 层面理论

D. 项目反应理论

【答案】D

12.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

A.1~1.5岁

B.1.5~2岁

C.2~3岁

D.2~5岁

【答案】B

【解析】婴儿在19~21个月时出现词语爆炸现象,在此后两个月内,说出第一批的一定声调

,称为“电报句”的“双词句”。

13.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中介是( )。

A. 动机

B. 兴趣

C. 信念

D. 需要

【答案】D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14.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