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大学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之分析化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分析方法,质控基础实验,实验分析质控程序,常规质控技术,质控图。

2. 没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酸

(2)列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答案】(1)流程图如下所示:

试样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案。要求:

(1)列出主要分析步骤或流程图,标明滴定剂和指示剂名称;

(2)设标准溶液的浓度为cmol/L, 设样品质量为

的摩尔质量。

分别为

3. 条件电位是什么?它与标准电位的关系如何?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条件电位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lmol/L时,校正了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后的实际电位。它在离子强度和副反应系数等都固定的情况下是一个常数。

对于能斯特方程为

所以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的关系: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是: (1)酸效应,若是

参加的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则酸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条件电位,

若氧化态或还原态是弱酸或弱碱时,酸度对参与氧化还原半电池反应的存在型体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影响条件电位。

(2)盐效应,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对条件电位的影响作用称为盐效应。原因是电解质的浓度变化可使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氧化态或还原态的活度系数。

(3)沉淀效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加入一种可与电对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生成沉淀的沉淀剂,电对的条件电位就会发生改变。与氧化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降低;与还原态生成沉淀时,电对的条件电位将升高。

(4)配位效应,若氧化还原电对中的氧化态或还原态金属离子与溶液中各种具有配位能力的阴离子发生配位时,就会影响条件电位。若与氧化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比与还原态生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高时,条件电位降低;反之,条件电位升高。

4. 用碘量法测定含的试液中的浓度。用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所用试剂、滴定剂、指示剂及浓度的计算公式。[四川抗菌素研宄所2006研]

【答案】(1)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所用试剂、滴定剂、指示剂如下所示:

(2)设

的浓度为

涉及的反应有:

5.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答案】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

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予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荆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是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还有显色指示剂如12, 与淀粉显蓝色。沉淀漓定指示剂,是根据溶度积大小,在化学计量点被测物质沉淀基本完全后,指示剂与被测离子形成有色沉淀或有色络合物指示终点。还有吸附指示剂,吸附在沉淀表面后发生颜色变化。

6.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増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二、计算题

7. 某溶液由为

:以及

的浓度各为多少?

【答案】由于HC1浓度远大于弱酸的浓度,因此可得:

这样,平衡时,

的浓度为:

这样,平衡时,

的浓度为:

8. 用

混合溶液,请计算:

(1)滴定一氯乙酸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应选用何种指示剂? (2)化学计量点时硼酸反应的百分率? (3)滴定至PH=7.60时的终点误差。

【答案】(1)为方便计算起见,设以下量:

滴定一氯乙酸至化学计量点时,有:

此时,溶液相当于两性溶液,

的平衡浓度为:

这样可解得(2)由

故应选溴百酚蓝为指示剂。

和硼酸的pKa 得

的分布分数:

故硼酸的反应百分数为0.23%。 (3)当滴定至pH=7.60时有:

这样,根据误差估计公式得滴定至pH=7.60时的终点误差为:

混合而成,其浓度分别

计算此溶液的pH 值

分别为2.12、7.20、12.36, HAcpKa=4.74。

标准溶液滴定一氯乙酸(HChl )和

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