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56数据结构(C语言版)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采用中断
A. 打印字符
B. 主存地址
C. 设备状态
D. 控制命令
【答案】B 【解析】接口的功能包括:①选址功能; ②传送命令功能; ③传送数据功能; ④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功能。A 项为数据, C 项为设备状态, D 项为命令。B 项, 主存地址在中断方式控制下是不需要的, 因此, 它不可能是CPU 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
2. 某自治系统内采用RIP 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netl ,16>”,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l ,跳数为17
B.R2可以到达netl ,跳数为16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l ,跳数为17
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l
【答案】D
【解析】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 协议里规定16为路由不可达,答案为D.
3. 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既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 必定快
B. 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
【答案】C
【解析】对于有序顺序存储表折半查找的效率较高,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如此,比如要
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 CPU 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不可能是( )。
查找的元素就是第一个时,用顺序查找比它就快的多了。这类情况外折半都高于顺序查找。
4. 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基数排序
D. 快速排序
【答案】C
【解析】C 项, 基数排序是采用分配和收集实现的, 不需要进行关键字的比较。ABD 三项都依赖关键字的比较, 不同的初始排列次序下元素移动的次数有很大变化, 最好情况元素正序, 则不用移动, 最坏情况元素反序, 则需要移动次(n为元素个数) 。
5. 下列关于最小生成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最小生成树的代价唯一
Ⅱ. 所有权值最小的边一定会出现在所有的最小生成树中
Ⅲ. 使用普里姆(Prim)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一定相同
IV. 使用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mskal)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总不相同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Ⅰ、Ⅲ
D. 仅Ⅱ、Ⅳ
【答案】A 。
【解析】当图中存在相同权值的边时, 其最小生成树可能是不唯一的, 但最小生成树的代价一定是相同的, 所以说法Ⅰ正确。从n 个顶点的连通图中选取n-1条权值最小的边可能构成回路, 所以说法Ⅱ错误。
当某个顶点有权值相同的边, 使用普里姆(Prim)算法从不同顶点开始得到的最小生成树并不一定相同, 所以说法Ⅲ错误。当最小生成树不唯一时, 使用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mskal)算法得到的最小生成树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所以说法Ⅳ错误。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6. 一棵3阶B-树中含有2047个关键字,包括叶结点层,该树的最大深度为(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7.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2个地址项是一级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的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 ).
A.33KB
B.519KB
C.1057KB
D.16513KB
【答案】C
【解析】4个地址项为直接地址索引,其指向的数据块大小4×256B =lKB ,一级间接地址索引可以索引256/4=64个直接地址索引,故2个一级间接地址索引指向的数据块大小为2×64×256B =32KB ,二级间接地址索引为256/4×256/4=4096个直接地址索引,故1个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指向的数据块大小为4096×256B =1024KB ,共计1KB +32KB +1024KB =1057KB.
8. 对于循环队列( )。
A. 无法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B. 无法判断队列是否为满
C. 队列不可能满
D. 以上说法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循环队列也会出现队列满的情况,并且循环队列也可以判断是否为空或满。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①另设一个布尔变量来区别队列是空还是满;②队满时,
(rear+1)
font 。
9. 要连通具有n 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需要( )条边。
A.n -1
B.n
C.n+1
D.2n
【答案】B
【解析】对于有向图来说,两个顶点之间的边是具有方向的。如果是构成连通的无向图,需要n -1条边,而对于有向图来说,只需要再加上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加上一条边,让其构成环状的图即可,因此最少需要n 条边。
10.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排序树T1中, 删除某结点v 之后形成二叉排序树T2, 再将v 插入T2形成二叉排序树T3。下列关于T1与T3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若v 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不同
Ⅱ. 若v 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相同
Ⅲ. 若v 不是T1的叶结点, 则T1与T3不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