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928经济学(含宏、微观)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供给

【答案】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概念包含以下儿点内容:

①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的,比如一个月或一年,而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

②供给是在各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数量,即供给是一组与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数量,而不是一个供给数量;

③供给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

④供给是生产者能够提供的,如果生产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的意愿而没有提供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的变动是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动。

2. 边际效用

【答案】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它是基数效用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于是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般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由于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

3. 双边垄断

【答案】双边垄断是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方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作为生产要素的买方也是垄断者。双边垄断是一种特殊的不常见的形式,即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唯一的垄断者。在这样的市场中,一般买方垄断势力和卖方垄断势力可能相互抵消,买方垄断力的存在可能减弱了卖方垄断的效力,或者卖方垄断力的存在减弱了买方垄断的效力。而这种情况下的均衡

也不同于完全竞争的结果。

如果出现双边垄断,究竟在什么样的价格上成交,成交量多少,具有不确定性,这只能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来决定。在双边垄断的情况下,讨价还价的结果可能是:买方垄断者倾向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而卖方垄断者则倾向于价格由边际价值决定。

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涉及当增加一种投入数量时,令其他投入量不变,边际产品会怎样变化; 后者涉及当增加一种投入数量并相应减少另一种投入数量以使产出量保持不变时,边际产品的比率或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会怎样变化。

5.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案】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 和Y 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用图表示。

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各种小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 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 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的生产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 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

6.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消费者偏好所普遍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当人们对某一种商品的拥有量增加后,人们就越来越不愿意减少其他商品来进一步增加这种商品。事实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暗含了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越来越小。而在这里,当商品1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减少,从而使它的替代能力不断降低; 当商品2的消费量不断减少时,其边际效用不断增加,从而使它能够交换到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这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二、简答题

7. 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000,其中,x 是牧场上养的牛数。牛的价格为P=800元。 (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

(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担,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牛? 从中会引起什么问题?

【答案】(1)由已知有牧场的净收益函数为:

净收益最大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x=80。

故牧场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数为80。

(2)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

因此对每户牧民来说,其边际成本均为:MC=2x

于是养牛头数将是:2x=800,解得x=400。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放牧量大大超过了最优放牧量,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这就是“公地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