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创作活动
【答案】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一般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 印象派
【答案】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90年代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印象主义画家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此外,印象主义的巨大潮流还波及到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发展。
3. 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诞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阿思海姆等学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密切关联。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简言之,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该心理学派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4. 审美期待
【答案】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和欣赏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示,它使接受者具有期待视野,并希望在欣赏艺术作品过程中得到满足。审美期待是接受者进行艺术鉴赏的心理前提,它影响着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的交融互动,影响着再创造的积极发挥,影响着艺术鉴赏的现实展开。
5. 情感符号说
【答案】情感符号说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符号美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苏珊·朗格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
感的知觉形式”。但这里的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和“艺术符号”。该学说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符号”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不是“符号”,有没有抽象的普遍人类情感等问题未作圆满回答。
6. 艺术体验
【答案】艺术体验是艺术家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艺术家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体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加工创作。艺术体验一般包括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两种,呈现出“取精用宏”、“厚积薄发”的原则和特点。
7. 听觉艺术
【答案】听觉艺术是以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艺术,与“视觉艺术”相对。听觉艺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情感内容要通过音响、旋律等组合在时间流动中,直接为欣赏者的听觉所感知和把握,如音乐。音乐是听觉艺术,其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
8. 文化创意产业
【答案】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它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演、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艺术意象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嗦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后的心理形态,同时它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1)艺术意象的价值
①艺术意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作为艺术意象,首先应是个别的、特殊的,应具备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艺术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就应体现出事物的这种特性,在特殊中显现普遍,以个别表现一般,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成功的艺术意象都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
②艺术意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意象具有具体可感性,它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艺术意象中还融合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体现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还有抽象思维的参与和作用。这些深层的理性内容与具体的感性形式统一在一起,才使得艺术意象不仅表现现象、个别,也能反映普遍、一般,体现共性。
③艺术意象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意象的共性特征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思考和评价,这使得艺术意象必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艺术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的,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意象中渗透着艺术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是客观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同作者主观的心灵、情感的融合。故而艺术意象中的情感一方面来自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本身,同时,又源自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渗透,是艺术家特定情感的寄托。
(2)艺术意象的意义
①艺术意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
艺术意象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它是艺术家依据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和审美性的感性形式。
②艺术意象能够将生活内容和艺术家的情感融入其中
艺术意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艺术意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意象中融进了艺术家爱僧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
③艺术意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10.何为表现艺术? 试举例说明。
【答案】(1)表现艺术的内涵
表现艺术是发展于印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派别。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拟写,因此往往表现对现实的抽象化。表现艺术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法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后来发展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杂技、抒情诗、建筑与园林等。
(2)表现主义绘画
①表现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绘画崇尚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和绘画技巧上的漫不经心、平面。一般地说这样的作品从艺术角度上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所描述的主观对象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②表现主义拒绝浮面的和虚假的真实,要求表现比日常视觉所见到的更多的真实
塞尚曾赞叹马奈:“仅仅是一只眼睛——但那是多么有力的眼睛啊! ”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画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间,摄下了最为真切的感官印象,这种未经心灵过滤和砧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但表现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则告诫:“闭上你的眼睛! ”因为只有闭上眼睛,打开心灵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