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写实
【答案】写实,又称“写实性”,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写实性表现为:①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把描绘的目光集中在普通人身上。正如别林斯基所指出的,现实主义文学要“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因此,“它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如油画《打石工》、话剧《茶馆》、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等,都是根据现实生活塑造的,都以生活的本来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了合乎生活本来面貌的真实性。②艺术家依照现实本身的逻辑真实地描绘现实,“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不相符合”,占支配地位的是生活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作者的喜好和愿望。代表作家作品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羊脂球》等。
2. 主题
【答案】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主体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从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对题材不断认识理解,所提炼出的明确的思想。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所以被称为是作品的“灵魂”、“统帅”。艺术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的、自然之美等性质的。
3. 感悟
【答案】感悟的含义是因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醒悟。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由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出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和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渐渐领悟,或瞬间开悟,它可以使人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感悟的产生,看似是因偶然触发而在无意识中创造性发生,实际是建立在艺术家长期艰苦思考的基础之上。
4. 语言艺术
【答案】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为语言艺术。
5. 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诞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阿思海姆等学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密切关联。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经验,
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简言之,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该心理学派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6. 异质同构
【答案】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该学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综合了心理实验与其他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其学说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7. 艺术文化学
【答案】艺术文化学是一门以整个人类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艺术问题、研究艺术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艺术文化学属于艺术分支学科,处于普通文化学和普通艺术学的交叉领域,它重点研究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作用,以及艺术与其他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8.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说艺术是真、善、美的结晶? 请简述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答案】之所以说艺术史真善美的结晶,原因在于;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此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即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艺术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欣赏的特殊性在于直观感受性,即由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直接引起人的
美感,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在这种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已经融合了真、善、美的内涵。
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即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 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即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性,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每个艺术门类在运用形式美的规则方面,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规律。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宫和发展。
10.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
【答案】(1)艺术展览馆
艺术展览馆是艺术世界的中介体制之一,是美术接受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和场所,它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他的作品走向社会接受过程的第一步; 从大众接受角度看,艺术展览馆是他们了解、感受当代艺术作品的最初环节,了解、感受当代艺术界的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要中介。
(2)新闻媒介
新闻媒介是艺术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中介。人们这里所说的新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与电台。形式有广告、报道、介绍和评论等。
(3)艺术出版社
①艺术出版社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复制发行,是艺术接受大众化的完成。
②艺术出版社可以把艺术理论家、批评家、艺术史家对艺术世界的思考,对艺术史及艺术作品的阐释、理解所写成的著作出版发行,给广大接受者以指导。
(4)艺术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是人类艺术史、文化史和艺术传统的保存者,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能永远与不同历史中的接受者对话、交流,使前述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成为可能。
(5)艺术市场
①艺术市场是艺术接受的中介环节
a. 艺术市场使成千卜万的艺术作品进入大众的家庭中,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b. 艺术市场中的主体具有调节、引导艺术自身的规律。
c. 艺术市场像其他中介体制一样,既联结一也隔离着艺术家与接受者的关系。
(6)艺术院校
①艺术院校的重要性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位为社会提供物质或精神产品的人,都首先是以一个学习者、接受者的身份开始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