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黄淮学院945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专业硕士]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 输入/输出设备
B. 外存设备
C. 远程通信设备
D. 除了CTU 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
【答案】D
2 为支持CD-ROM 中视频文件的快速随机播放, 播放性能最好的文件数据块组织方式是( ).
A. 连续结构
B. 链式结构
C. 直接索引结构
D. 多级索引结钩
【答案】A
【解析】为了实现快速随机播放,要保证最短的查询时间,即不能选取链表和索引结构,因此连续结构最优。
3. 某CPU 主频为1.03GHz , 采用4级指令流水线,每个段的执行需要1个时钟周期。假定CPU
执行了100条指令,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水线阻塞,此时流水线的吞吐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采用4级流水线执行100条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共用4+(100-1)=103个时钟周期。CPU 的主频
是也就是说每秒钟
有
条指令/秒,故答案为C 。
4. —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 )。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条指令/秒 个时钟周期。流水线的吞吐率
为
【答案】C
【解析】段内位移的最大值就是最大段长。段号长度占了8位,剩下32-8=24位是段内位移
空间,因此最大段长为
5. 假定不采用Cache 和指令预取技术,且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则在下列有关指令执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指令周期中CPU 都至少访问内存一次
B. 每个指令周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个CPU 时钟周期
C. 空操作指令的指令周期中任何寄存器的内容都不会被改变
D. 当前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外部中断打断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的概念比较多。首先,如果不采用Cache 和指令预取技术,每个指令周期中至少要访问内存一次,即从内存中取指令。其次,指令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每个指令周期总大于或等于一个CPU 时钟周期。第三,即使是空操作指令,在指令周期中程序计数器PC 的内容也
,为取下一条指令做准备。第四,如果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在每条会改变(PC 值加“1”)
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新的更高级的中断请求所打断。所以应选择选项C 。
6.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 )。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进程刚完成I/O,进入就绪队列
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
D.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
【答案】A
【解析】进程时间片用完可以降低其优先级,完成I/O的进程应该提升其优先级,处于就绪队列等待调度的进程一般不会改变其优先级。进行这样的操作主要是为了改善交互式系统的响应时间,并均衡各个作业的公平性。采用时间片轮转技术主要为改善交互式用户的感受,使其觉得
,时间片用完后降低其是独享计算机(时间片轮转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繁忙型的进程独占计算机)
优先级是为了改善新进程的响应时间(新进程优先级较高,老进程降低优先级可以保证新进程具
,对于刚进入就绪队列的新进程,往往在创建时已经根据其特点和要求确定好优先级,有优先权)
不会随意改变。而对于从阻塞状态唤醒的进程,由于阻塞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等待,一般会根据阻塞队列的不同适当地提高优先级,以改善用户响应时间。
7. 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
A. 数据总线
B.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 多路开关
D. 通用寄存器
【答案】B
8. 对一组数据(2,12,16,88,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
第一趟:2,12,16,5,10,88
第二趟:2,12,5,10,16,88
第三趟:2,5,10,12,16,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归并排序
D. 基数排序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所给的三趟排序过程,显然是使用起泡排序方法,每趟排序时从前往后依次
,待序列中的记录“基比较,使大值“沉底”。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先对序列进行“宏观调整”
本有序”时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的方法是:通过某种规则将大的待排序序列分割为若干小的待排序序列,再依次对这些小的序列直接插入排序。宏观调整可以多次,每次分割的序列数逐渐増多,而每个序列中所包含的元素数逐渐减少。归并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将多个小的有序序
,直至整个序列为有序为止。基数排序是分配排序列合并为一个大的有序序列,然后“逐趟归并”
的一种,这类排序不是通过关键字比较,而是通过“分配”和“收集”过程来实现排序的。本题
,显然使用的是起泡排序法。 中,很容易看出大值逐渐“沉底”
9. 在机器数中,( )的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原码和反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