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一).... 2
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二).... 9
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三).. 16
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四).. 23
2017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3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之语言学纲要考研题库(五).. 29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2.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一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
英语的
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3. 亲属语言
【答案】亲属语言是指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处于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下的,且使用者人同为不同语言的几种独立的语言。亲属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点和对应关系。语系、语族、语支都是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建立的,称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壮语、苗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4.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按照汉语语法的老传统,词可以先粗略地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 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此外还有拟声词和叹词两类特殊的词。
5.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
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二、分析题
6. 认真阅读以下语料并回答问题(英语和汉语注释不影响答题):
(1)Agta 语:
a
.Agta 语中“变成X ”的语素是什么?
b.Agta 语中“变成X ”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c.Agta 语中表示“变成x ”的语素是什么性质的语素? 出现在什么位置?
(2)Guam 语:
a.Guam 语表示“-able" (可……的)所采用的是什么语法手段?
b.Guam 语表示“-able" (可……的)的词缀有几种形式? 是什么?
c. 几种词缀形式出现的环境是什么?
【答案】(l )a. 中缀“-nm ”。
b. 附加法,使用的是添加中缀“-um ”的手段。
c. 是将形容词性的词语变为动词性词语的构词语素,出现在第一个辅音字母和第二个元音字母之间。
(2)a. 附加法。通过在动词词根后加上后缀“-on' ”或“-yon ”来表示“-able ”。
b. 表示”-able ”的词缀有两种:“-on ”和“-yon ”。
c. 后缀“-yon ”和“-on ”出现的环境分别是:
,例如,词根“atan ”以辅音“n ”结尾,则加后第一,当词根以辅音结尾时,加后缀“-on ”
缀“-on ”变成"atanon" ;
第二,当词根以元音a 结尾时,加后缀“-yon ”。例如,词根“guaiya ”以元音“a ”结尾,则
加后缀"-yon" 变成“guaiyayon ”。
7. 请按严式标音写出下列六个汉字的国际音标。如果发生音变的,请标出其实际发音。
他 去海岛 旅游 【答案】
8. 从句法语义角度分析“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异同。
【答案】(1)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个个组成部分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句法关系就是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
这两个句子在句法关系上的不同点是:
“客人来了”是主谓结构,“客人”是主语,“来了”是谓语;
“来客人了”是动宾结构,“客人”是动作“来”的宾语。
(2)语义关系意义是句法最为基础的部分,是通过句法手段来表现的。最为基础的语义关系有两类:基本词汇单位之间的上下位限定关系或基本词汇之间的述谓关系。
①相同点:在两个句子中,“客人”都是施事,是动作“来”的发出者。
②不同点:在“客人来了”中,“客人”可以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确定的,也可以是未定的; 在“来客人了”中,“客人”是未定的。
9. 下列两组词中,A 组里的词可加“able ”词缀变为形容词,B 组则不行,据此回答:
A 组B 组
wash (洗)washable (可洗的)run (跑)
read (读)readable (可读的)rest (休息)
work (工作)workable (可行的)die (死)
(1)AB 两组词的语法特征有什么区别?
(2)A 组词加了词缀后语义上有什么变化?
(3)为何A 组能加后缀变成形容词而B 组不能?
【答案】(1)A 组是及物动词,B 组是不及物动词。
(2)A 组词加词缀后都变成了形容词,意思变为“可……的”。
(3)因为增加后缀-able 之后,其语义发生了被动变化,例如:The book is readable意义上等同于The book can be read.A组词为及物动词,可以发生被动变化; 而B 组为不及物动词,无法表达被动的意义,所以不能加后缀变为形容词。
三、论述题
10.举例分析语言演变过程中词语发生替换的原因。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