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作为1949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威廉·福克纳既是20世纪美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美国南方文学的著名代言人。他一生共创作二十部长篇小说,六部诗集以及七十多部短篇小说。威廉·福克纳写作中所关注的“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美国南方,使他创造出享誉整个文学界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体系中共有六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穿插交替出现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之中。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中,女性形象无疑在威廉·福克纳作品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毁灭式女性形象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文学批评家和研究威廉·福克纳学者们的注意,他们对福克纳小说中的南方女性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主义理论作为女性主义运动在理论领域中的延伸逐渐发展起来。女性主义理论主要关注男女性别不平等,旨在提高女性的社会权利和地位。1949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展开了女性形象的讨论,在书中她认为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并且受到男性的监视。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70年代早期期间出现了女性形象批评,它旨在从男性作家的文本中从性别歧视,性别关系方面来分析和解构女性形象。
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这些生活在美国南方的女性,不管是黑人女性还是白人女性都遭受着南方社会不公平的待遇,无论她们如何反抗挣扎或试图迎合社会这些无理的要求,最终都找不到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收场。本文通过对威廉·福克纳代表作中的毁灭式女性形象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清教主义,传统文化以及大男子主义对南方女性残酷的联合绞杀和毁灭。威廉·福克纳通过塑造这些毁灭式女性,进而表现了他对当时生活在美国南方女性的极大同情以及对美国南方社会不合理制度的强烈批判。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代表作,毁灭式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