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启蒙运动

【答案】启蒙运动是指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但是,思想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先驱,揭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在伏尔泰之后,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马赫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推祟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张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抨击天主教救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民主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特征。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构成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2. 三权分立

【答案】三权分立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并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机关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衡的一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原则。

它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用以巩固当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后来该学说不断传播,并被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坞诊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部分问题。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是美国,具体体现总统与国会、法院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统有权签署或有条件地否决国会决议的法案,有权推荐各级法官被政府任用; 国会批准总统对官员的提名,并以“委员会批准制度”来制约行政部门的决定:法院审查总统和国会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3. 洛克

【答案】洛克是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4. 君主论

【答案】《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代表作。

马基亚维利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

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看法。他在《君主论》中指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因此,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的狡猾。他主张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从事政治的人,必须要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方式来保持和维护自己的权力。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等。

《君主论》还提出了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论断,而且从国家的目的出发,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他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马基亚维里就人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完全摆脱了伦理学对政治的限制,重新规定了政治活动的本质。他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5. 托克维尔

【答案】托克维尔是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前期热心于政治,之后主要从事历史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和大革命》等。主要政治思想有: ①民主和平等。他将“民主”看作是平等的趋势,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体现这一趋势。他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是一种平等的社会状况。

②自由和平等。在政治哲学中,托克维尔对自由与平等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民主国家,理想的境地是自由与平等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他把自由与平等的完美结合看做是平等在世界各国中的最好形式。

③专制和革命。他厌恶和批判革命,一方面他认为大革命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又认为大革命会导致新的专制。

6.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是黑格尔的一个概念,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多个个人和若干家庭的聚集,是家庭扩大与分裂的发展结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合形式。独立的个人由于相互需要而联合成市民社会,他们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利用。市民社会包含有三个环节:

①“需要的体系”。个人的需要,通过个人和其他一切人的劳动与需要的满足而获得满足。这要有劳动,有分工的方式,有各个等级的形成。

②司法。由法律去规定和维系各种财产关系、契约关系,通过司法保护所有权和人格。

③警察和同业公会。通过它们预防社会危险、保护生命财产,把每个人的特殊利益作为共同利益子以关心。现在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利体育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二、简答题

7. 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答案】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家起源于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国家是多元起源学说,从家庭到群体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暴力使征服者在被征服社会中建立秩序走向国家,但要通过契约形式正式建立合法国家。

(2)共司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国家的本质是主权和理性所统治的,是许多家庭及其公共财产的混合体。

(3)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能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合法国家。

(4)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

(5)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

8. 奥古斯丁双城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答案】(1)奥古斯丁双城理论的内容

①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他区分了所谓的“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依据双城理论,奥古斯丁指出,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的拯救计划的工具。国家负责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保证人们的安全和有秩序的社会关交往,这是为地上之城和天上之城的公民共同希求的,这也是国家的职能所在。

②他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一方面力图使教会从国家的控制下获得独立,免受世俗权威的侵害,另一方面他也要求世俗政府为教会的神圣使命提供诸如镇压异端维持秩序的保护和服务,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裨女”。

(2)奥古斯丁双城理论的实质

实质上,两个城的区分是依据基督教伦理对人进行的区分。所有的人都不会脱离两个城,一个城的人选择肉欲的生活,另一个城的人选择精,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他们仍是悲惨的,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9. 比较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

【答案】(1)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相同之处

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法律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强调法治,良好法律是前提,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应一律服从,西塞罗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法律不能违背自然法准则。

(2)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①在国家概念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城邦是公民自治团体,没有区分和辨析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而西塞罗则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联合体,他对国家与社会做了细小的区分。

②在国家的起源上,亚里士多德强调国家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工的历史必然; 而西塞罗则强调国家是许多人基于利益和生存方式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