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13数电与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 )时,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I. 撤销部分进程
II. 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III. 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 仅I B. 仅 II C. 仅III D. 仅 I 、II 【答案】A
【解析】“抖动”现象是指刚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为此,又要换出其他页,而该页 必须换入,又很快被访问,如此频繁地置换页面,以致操作系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页面置换上,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引起系统抖动现象的原因是对换的信息量过大,内存容量不足,置换算法选择不当。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降低交 换页面数量,加大内存容量,改变置换选择算法。但是降低交换页面数量和改变置换选择算法对于一个应用系统 来讲是不可能的,只能增加内存容量。増加内存容量可以是直接添加物理内存(大型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关机的情 况下增加物理内存,或者,降低进程数量,相对地增加内存。而増加交换区容量并不能解决物理内存不足的 问条)
题,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会使系统的状态更加恶化。
2. 在一棵度为4的树T 中,若有20个度为4的结点,10个度为3的结点,1个度为2的结点,10个度为1的结点,则树T 的叶结点个数是( )。
A.41 B.82 C.113 D.122 【答案】B
【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3的推广公式:入公式,
即
可直接在将数据带
树T 的叶子结点的个数是82。如果考生不
能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3的推广公式,得到本题的正确答案将费时费力。因此,需要熟练掌握二叉树的性质及推广。
3. float 型数据通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若编译器将float 型变量x 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8.25, 则FR1的内容是( )。
A.C1040000H
B.C2420000H C.C1840000H D.C1C20000H 【答案】A
【解析】首先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1000.01,接着把它写成规格化形式
(按
IEEE754标准),然后计算阶码的移码=偏置值+阶码真值=127+3 = 130, 最后短浮点数代码:数符位=1, 阶码= 10000010, 尾数00001000000000000000000, 写成十六进制为C1040000H 。选项D 是一 个很容易被误选的选项,其错误在于没有考虑IEEE754标准中隐含最高位1的情况,偏置值是128。
4. 折半查找的时间复杂性为( )。
【答案】D
【解析】顺序查找的事件复杂度为度为
而
因为折半查找是查找效率最高的算法,它的事件复杂
5. 程序P 在机器M 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CPI 増加到原来的1.2倍,则P 在M 上的执行时间是( )
A.8.4 秒 B.11.7 秒 C.14 秒 D.16.8 秒 【答案】D
【解析】
6. 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磁盘I/O次数 B. 减少平均寻道时间 C. 提高磁盘数据可靠性 D. 实现设备无关性 【答案】A
【解析】访问磁盘的开销远远大于访问内存的开销。磁盘缓冲区便是利用主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或写入)的信息,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暂时存放在磁盘缓存中,可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7. 为提高散列(Hash )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I .增大装填(载)因子
II. 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III. 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 仅I B. 仅 II C. 仅 I 、II D. 仅 II 、III 【答案】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a 。CX 标 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通常情况下,(X 越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反之,a 越大,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 再填入记录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I 错误,越是增大装填因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找 效率也越低。选项II 正确。选项III 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现象,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8.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一个元素与已排序序列中的元素依次进行比较,然后将其放在已排序序列的合适位置,该排序方法称为( )排序法。
A. 插入 B. 选择 C. 希尔 D. 二路归并 【答案】A
【解析】解此题需要熟知各种排序方法的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待排序的
记录存放在数组
中,排序过程的某一中间时刻,R
被划分成两个子区间
插入到有序区
和
其中:前一个子区间是已排好序的有序区,后一个子区间则是当前未排序的部分,不妨
称其为无序区。将当前无序区的第1
个记录
中适当的位置上。使
变为新的有序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增量法,因为它每次使有序区增加1个记录。
9. 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效率最高的是( )。
A. 平衡二叉树 B. 二叉查找树
C. 没有左子树的二叉排序树 D. 没有右子树的二叉排序树 【答案】A
【解析】平衡二叉树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这就保证了二叉树的深度是
级别的。二叉查找树或者是一颗空数;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①若左子树不
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②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③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B 、C 、D 三项均不能保证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甚至很大,因此查找效率低。
10.下列有关接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用同一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