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831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执行( )操作时,需要使用队列做辅助存储空间。

A. 查找哈希(Hash )表

B. 广度优先搜索网

C. 前序(根)遍历二叉树

D. 深度优先搜索网

【答案】B

【解析】查找哈希表不需要辅助存储空间,前序遍历二叉树和深度优先搜索网需要使用栈做辅助存储空间,广度优先搜索树需要队列做辅助存储空间。

2. 对于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构成某二叉排序树中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

A.95, 22, 91, 24, 94, 71

B.92, 20, 91, 34, 88, 35

C.21, 89, 77, 29, 36, 38

D.12, 25, 71, 68, 33, 34

【答案】A

【解析】各选项对应的查找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中看到选项B 、C 、D 对应的查找树都是二叉排序树,只有选项A 对应的查找树不是一棵二叉排序树,因为在以91为根的左子树中出现了比91大的结点94。

3. 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

I .机器语言程序A. 仅

第 2 页,共 70 页 汇编语言程序硬件描述语言程序

B. 仅

C. 仅 D.

【答案】A

【解析】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可以直接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但其源程必须要翻译成目标程序成为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被直接执行。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系统硬件行为描述、结构描述、数据流描述的语言。

4.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由K 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 最小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死锁的抽屉原理一般描述是:将5个苹果放进4个抽屉,那么,必然有1个抽屉中至少有2个苹果。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分配充分体现了这一原理。考察进程运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个进程能够运行,则运行结束后必然会归还资源,其余的进程也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可以执行(这里考虑的资源主要是可重用的资源,不可重用的资源会消失,就不可用上述方法分析)。所以最少需要4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占用2台打印机,此时会产生死锁。

5. 某计算机有16个通用寄存器,采用32位定长指令字操作码字段(含寻址方式位)为8位,Store 指令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分别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和基址寻址方式,若基址寄存器可使用任一通用寄存器,且偏移量用补码表示,则Store 指令中偏移量的取值范围是( )

A.-32768〜+32767

B.-32767〜+32768

C.-65536〜+65535

D.-65535〜+65536

【答案】A

【解析】寄存器个数

指令编址方式如下所示:

16位补码取值范围为-32768〜+32767,所以偏移量取值范围为-32768〜+32767

6. 有六个元素6, 5, 4, 3, 2, 1顺序入栈,下列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的是( )。

A.543612

B.453126

C.346521

第 3 页,共 70 页 偏移量有32-8-4-4=16位

D.234156

【答案】C

【解析】根据栈的后进先出的特点,对于C 选项中前两个元素得出栈顺序可以看出,4在5和6前先出栈,又根据入栈顺序,4在5和6后入栈,因此4出栈时,5和6必定在栈内,且5在6之上,所以出栈时5要比6先出找。

7. 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折半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归并排序

【答案】A

【解析】希尔排序基本思想是: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按某个增量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在子序列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

8. —个非空广义表的表尾( )。

A. 不能是子表

B. 只能是子表

C. 只能是原子

D. 是原子或子表

【答案】B

【解析】广义表的定义是一个递归定义,当广义表非空时,称第一个元素是它的表头,称其余元素构成的表称为它的表尾。因此一个非空广义表的表尾只能是子表。

9. 单级中断系统中,中断服务程序内的执行顺序是( )。

I 保护现场;II 开中断;III 关中断;IV 保存断点;V 中断事件处理;VI 恢复现场;VII 中断返回

【答案】A

【解析】程序中断有单级中断和多级中断之分,单级中断在CPU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的过程中不能被打断, 即不允许中断嵌套。保存断点与关中断的任务是由硬件(中断隐指令)完成的,所以在单级中断系统中,中断服 务程序内应完成的任务有:①保存现场;②中断事件处理;③恢复现场;④开中断;⑤中断返回。

第 4 页,共 7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