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于对提高综合国力和适应知识经 济发展的需要,都普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使了探究教学研究的 迅猛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日益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 成为创新型人才。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后所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教学。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探究教学如何在各科教学中具体而有效地开展,成为摆在广大教育 战线工作者面前的急待探讨的问题。 基于此,本研究以探究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 发展特点,创设了探究教学策略(即,创设探究情境策略、独立自主探究策略、 合作交流探究策略、实践引深探究策略、反馈评价探究策略),构建了探究教学模 式,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变“讲 堂”为“学堂”,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独立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反思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从 而大面积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为了便于具体而全面评价这一策略对教学的影 响,我们从四个方面提出假设,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前、后测控制 组现场教学实验的方法,在不中断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施 行探究教学策略的教学干预,然后具体进行测量,最后通过统计学原理予以科学、 合理地评价。 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生物学习 兴趣、态度方面,前测平均分差异均不显著(Z=O.89,P>O.O5),而后测平均分 差异极显著(Z=3.25,P<0.O1),实验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由 于前后两次采样的试题内容相同,又对实验班前、后,对照班前、后分别进行显 著性程度检验。我们发现对照班前、后差异不显著(Z=1.81,P>O.O5),实验班 前、后差异极其显著(Z=378 P<0.01)。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干预前 后,学习兴趣态度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我们的探究教学策略是有效的。2.在主体 意识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都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Xˉ2=11.70、10.66、 14.14),实验班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我们的教学干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 识,也再次反映了实施该策略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是明显的。3.实验班和 对照班学生在生物学能力方面,前测成绩差异不显著(Z=1.09,P>0.O5),而 后测成绩差异显著(Z=2.51,P<0.O5),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教 学干预前后,学生在提高生物学能力方面,效果是比较明显的.4.实验班与对照 班在生物成绩的检测中,前测平均分无显著性差异(Z=1.55,P>O.05),后测平 均分差异比较显著(Z=2.51,P<O.05),实验班的生物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教 学干预前后,学生在提高生物学成绩方面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干预前后呈现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从以下四个 方面予以分析:1.实施探究教学策略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转变学习 态度,经过认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增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激发了学 生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兴趣的产生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2).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探 究过程中,亲身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使其认知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推动学习的不断成功,使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和深化。(3).师生之间宽松民主的教 学气氛中极大地保护和增强了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为兴趣形成奠定良好的心 理基础。(4).学生深刻的反思、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兴趣的广泛 发展。(5).在变式练习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升华。2.实施探究教学策略的确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充分、自主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事先 安排好的,形式单一,时间短暂的,大多是外部机械操作的活动,体现了学生生 物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也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探究过程、交流过程、反思 过程和整理过程。(2).教师的适度指导,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3).有效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 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调动了学生元认知的参与,使学生认识到自已是学习任 务的完成者和承担者。3.对学生在生物学能力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2).促进 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3).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 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4).强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其所学的知识系统 化,也促进了学生应变能力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发展。(5).改进了学生对问题解决 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及元认知能力,逐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6).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在提高学生生物 成绩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提高了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转变了学习 态度,推动了学生生物学习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了生物成绩的提高。(2).提高了 学生生物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3).促进了学生生物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而 良好的认知结构又进一步参与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生物学习活动的效率 提高,从而促进了学生生物成绩的不断提高。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显著地提高了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兴 趣;2.较显著地提高了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意识;3较显著地提高了高中学 生生物学学习能力;4.较显著提高了高中学生生物成绩; 同时,我们经过认真反思教学的全过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1).人才的培养 是一个系统发展的过程,任何新的教育理念的倡导、教学方法的推行均需要一段、 时间的适应过程,不可一蹴而就。(2).新的教育理念的倡导、教学方法的推行需 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大力支持。(3).教师在运用新的 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时要时刻进行反思,以不断调节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4).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应摒弃依赖思想,真正体现其主体意识。(5).探究教学理论 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师应灵活根据学科特点及时补充和修正,使其更好地 为教学实践服务。 最后,文章提出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探究教学如何在大班教学中有效 地开展;(2).探究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3).探究教学策略如何在 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中具体而有效实施;(4).探究教学策略在综合理 科中如何有效应用;(5)探究教学程序如何与多媒体结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等等 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