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80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棘轮效应
【答案】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 )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
,即卜去容易下来难。 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十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 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3. 绝对收入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
【答案】绝对收入假说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函数可以假设为收入的线性函数,即C=α+βy ,其中α>0为自发性消费,0<β<1为边际消费倾向,C 、Y 分别为当期消费和收入。不过,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会随收入Y 的增加而递减。
永久收入假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指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永久收入。永久收入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期望终身从其工作或持有
的财富中产生的收入。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在保持财富完整性的同时,个人的消费在其工作和财富的收入流量的现值中占有一个固定的比例。永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β代表消费,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Y p 代表持久收入。
,
二、计算题
4. 假定短期供给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
平为1; 名义工资为6美元:实际下资为6美元:就朴量为100。试问:
(1)当政府支出扩大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而使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1.1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因为价格水平上升了1000)使总供给曲线左移,从而使总产出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到1.1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3)什么是长期的实际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量?
(4)为什么实际产出会超过1000美元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答案】(1)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W=6.42,N=102.08。
这就是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均衡就业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名义工资从6.00美元上升到6.42美元; 实际工资从6美元下降到5.84美元(=6.42÷1.10)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可得W=6.81,N=101。
这样,均衡就业量就从102单位下降到101单位; 名义工资从6.42美元上升到6.81美元; 实际工资从5.84美元上升到5.92美元(=6.81÷1.15)。
(3)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总产出为1000美元,实际工资为6美元,均衡就业为100单位。如果现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低于6美元、实际就业超过100单位,则工人都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最终,在长期,实际产出会回到1000美元,就业量和实际工资也会分别恢复到100单位和6美元的水平。
(4)只要工人不预期原来的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价格水平的上升就不会立即反映到名义工资的上升中。这样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就会促使厂商雇用更多的工人,使实际产出超过充分
,劳动力供给为。劳动者预期P=1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如果经济开始时位于1000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价格水
就业水平。
5. 假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
(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答案】(1)当时,自然失业率u*=u=6%。即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为6%。
0.5(2)由题可知,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白分点,(u-0.06)就要增加5个百分点,则(u-0.06)
要增加10个百分点。因此,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16%的周期性失业。
6.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
【答案】(1)本题中,没有考虑现金存款比率问题,因此,货币乘数是准备率的倒数。于是,货币供给M=C+D=1000+400/0.12≈1000+3333.33=4333.33(亿美元)。
,现金不变。则货币供(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D'=400/0.2=2000(亿美元)
,因此△M=M'-M=-133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给为:M'=C+D'=1000+2000=3000(亿美元)
1333.33亿美元。
(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M=10/0.1283.33
,即货币供给增加83.33亿美元。 (亿美元)
7. 求证:比例税下的税收乘数为
,
且【答案】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在比例税下,可得
,
减税
增加, 因此有消费者1收入将增加。 消费者1可支配收入将增加
→…→消费者n 消费支出增加先看减税的情况,假定税率为t ,边际消费倾向为β,于是: →消费者1消费支出→… →消费者2毛收入增加→消费者2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2消费支出增加
则最终国民收入增加:
由于税收变动与收入变动方向相反,所以比例税条件下的税收乘数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