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62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挤出效应

【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IS-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

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2. 凯恩斯定理和萨伊定律

【答案】凯恩斯定理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简言之就是需求创造供给。

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商品的生产数量完全由商品的供给面所决定。通过物价指数高低的调整,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必将等于商品的需求量,简言之就是供给创造需求。

3. 菜单成木

【答案】菜单成本是指不完全竞争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目表、将新价目表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等所支付的成本,是厂商在

调整价格时实际支出的成本。因为产品价格的变动如同餐馆的菜单价目表的变动,所以,新凯恩斯主义者将这类成本称为菜单成本。另有一类成本是厂商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它虽不是厂商实际支出的成本,但同样阻碍着厂商调整价格,也被称为菜单成本。

菜单成本理论认为,经济中的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厂商调整产品价格,所以,价格有粘性。菜单成本的存在是新凯恩斯主义为反击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并证明其所主张的价格粘性的重要理由。

关于菜单成本能否引起价格的短期粘性,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菜单成本通常非常小,不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却认为,菜单成本虽然很小,但由于总需求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引起周期性波动。

二、计算题

4. 设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生产函数为:

(1)求人均生产函数y=f(k );

(2)若不存在技术进步,求稳态下人均资本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量。

【答案】(1)人均生产函数:。

(2)设人口增长率为n ,储蓄率为s ,资本的折旧率为δ,人均消费水平为c ,则,稳态经济下,即,于是:

5. 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600,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300, 边际储蓄倾向为0.2, 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怎样变动?

【答案】若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投资乘数为5

税收乘数分别为:

因此,消费支出增加600时,收入增加:

政府购买减少300时,收入减少:

,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

政府转移支付减少300时,收入减少:

税收减少300时,收入增加:

均衡国民收入变动量将是:

6. 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某经济的情况由以下方程和数据描述:

消费函数:c=40+0.8y

进口函数:m=30+0.2y

投资:i=25

政府购买:g=25

出口:x=100

求:(1)该经济均衡时的产出水平和相应的贸易收支。

(2)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

【答案】(1)由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解得均衡产出为:y=400。

此时进口为:m=30+0.2y=30+0.2×400=110;

则净出口为:nx=x-m=100-110=-10,即贸易赤字为l0。

(2)要使贸易收支平衡,即nx=0,有:

nx=x-m=100-30-0.2y=0

解得:y=350,即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为y=350。

7.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1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820,政府预算赤字是40,消费是760,贸易赤字是2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答案】(1)用S 代表储蓄,用Y D 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YD -C=820-760=60(亿美元)。

(2)用I 代表投资,用S p 、S g 、S r 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S g =T-G=BS在这里,T 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 代表预算盈余,则有Sg=BS=-40。

S r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20,因此

(亿美元)

,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