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726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勤活动空间

【答案】通勤活动空间是由于居住场所与工作或上学场所处于不同的地点,上下班、上下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构成的行为空间。该行为空间由持相同目的的通勤者和通学者所构成,在城市运输高峰时间由居住地移向工作地点或者学校。居住地和下作地、学校的场所,以及可以利用的交通手段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特点。

2. 民俗

【答案】民俗的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小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3. 施吕特尔

【答案】德国地理学家,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认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论述了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方法论原理上来。著有《人类地理学的目的》、《早期中欧聚落区域》等。在研究方法上,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景观。先区别出原始景观一一在经过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存在的景观,然后探索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即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的变化过程。施氏在使地理学走向科学化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4. 文化特质的源地

【答案】文化特质的源地是指某一特征文化特质的源地。文化特质的源地有单核源地和多核源地。文化特质的单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从一个地点产生,然后扩散到其他地区; 文化特质的多核源地是指文化特质的源地除单中心的源地之外,还有一些是多中心的源地,以道教的文化源地为例,道教的文化源地有西部源地和东部源地。

5. 地缘政治学

【答案】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

世纪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6. 人地关系或然论

【答案】人地关系或然论是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一种人地关系论,也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该观点不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二、简答题

7. 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 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目前世界民族宗教主要有:

(1)犹太教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摩西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基本教义为严奉一神。信奉《圣经》经典化旧约。在犹太教中,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一一拉比(老师); 宗教活动中心一一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该日不下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水中无鳞无翅的动物不吃,地上爬的不吃。

(2)印度教

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人数占印度人口的80%以上,是民族宗教中人口最多的宗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仍沿袭婆罗门教的种性制度和因果轮回说。人们能按“法”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高级种性,反之,则转为低级种性,现实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而不能改变的。

(3)道教

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 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地位上升,清朝时期受到影响。

(4)儒教(孔教)

他提出信奉上天,祖先崇拜,又带有宗教的内容和性质,具有宗教意义,所以儒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

(5)神道教

该宗教信仰多神,其中特别崇拜的是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并以它作为日本民族的祖神,把天皇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在人间的代表。

8. 客源地与目的地

【答案】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一一旅游者; 旅游客体一一旅游产品; 旅游媒介一一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1)客源地

客源地是指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无论是从旅游动机的产生,还是旅游的经济能力和闲暇时间的获得来看,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

(2)目的地

目的地是指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业、肯尼业、阿尔卑斯山等地。

①地中海

a. 概况

地中海是欧洲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包括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

b. 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资源特征是以海岛、海岸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为主,兼有海滨岩岸风光和湖泊风光。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阳光、海水、沙滩风景地带,以海岛、海岸、山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古迹为主,兼具民族风情。

②加勒比海

a. 概况

加勒比海是北美洲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范围包括加勒比海沿岸的墨西哥、大安的列斯、小安的列斯群岛国家和地区,如古巴、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巴巴多斯等。

b. 旅游资源特征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茂密的热带森林,奇异的海洋动物,海水、沙滩、阳光及印第安文化和玛雅文化构成本区最具吸引力的内容。

③东南亚

a. 概况

主要指中南半岛的越南、太过、柬埔寨、缅甸、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

b. 旅游资源特征

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宗教寺庙等古迹也十分突出,民情风俗独具魅力。

c. 主要客源地

日本及我国的台湾、香港。

④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是中南欧的主要山脉。冬季是阿尔卑斯山有足够的积雪开展滑雪运动,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是主要的山地国际旅游中心。

(3)交通连接

①交通对旅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