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高中物理课后作业是物理教师实施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物理课后作业所反馈出的学生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但目前高中物理课后作业主要以课堂上所学知识为主,没有考虑到把因材施教与集体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帮助,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1]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后作业有以下几个弊端:第一,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机械式的训练与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天性相违背,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第二作业量太大,学生的学业任务往往在考试竞争的压力下都会比较繁重,使学生回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桌前渡过。第三,作业难度过于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布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慢慢的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的精力大量的浪费在了过大的作业量以及较低质量的作业上,影响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所以,调查物理课后作业的现状和探究其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的意义。 本论文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所在单位的物理课后作业的现状,找出相应存在的弊端,在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对课后作业研究现状的简要总结、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第三部分则以学生和教师为对象,调查物理课后作业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部分则是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所反映出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第五部分则是基于本文调研分析,提出的高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案例及其分析。第六部分为研究总结。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作业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高中物理作业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针对调研分析结果所反映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研究结论对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