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蚌埠医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终止子
【答案】
终止子
2. 最适pH 。
【答案】酶的最适pH 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时的环境pH 值,高于和低于此值,酶促反应速度减慢。
3. 小分子核仁RNA (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 )。
【答案】小分子核仁RNA 是指真核生物细胞核核仁内的小分子RNA , 与蛋白质构成复合物snoRNP , 其中的一部分参与rRNA 前体核苷酸修饰位点的确定。
4. 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
【答案】转座重组是指DNA 上的核苷酸序列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现象。
5.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 )。
【答案】神经节苷脂是由神经酰胺和至少含有一个唾液酸残基的寡糖组成,寡糖链与神经酰胺Q 上的羟基以糖苷键相连,主要存在于大脑灰质和神经节细胞。
6.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氧化磷酸化的一类抑制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
能増大线粒体内膜对
梯度,
因而无
酚
7. 核酸一级结构。
【答案】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苷酸残基在核酸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8. 蛋白糖基化。
【答案】蛋白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重要的加工过程。在肽链合成的同时或合成后,在酶的催化下糖链被接到肽链上的特定糖基化位点,
称为蛋白糖基化。蛋白糖基化的种类主要有糖苷、糖苷、糖基磷脂酰肌醇等
第 2 页,共 32 页 是分子中终止转录的核苷酸序列。 的通透性,消除浓度生成,同时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例如,2,4-二硝基苯
二、问答题
9. 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RNA 聚合酶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答案】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ppl )有3种:
(1
)
(2
)
(3)rRNA 转录酶,合成 rRNA 前体(18S 、2. 8S、28S ); mRNA (hnRNA )转录酶,合成mRNA 前体,专一识别蛋白质基因的启动子; 小分子RNA 转录酶,识别的启动子通常位于结构基因的内部,合成小分子RNA ,如tRNA 、 5SrRNA 、snRNA (smallflu-clearRNA )等。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通常只有一种,识别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催化合成所有类别的RNA 。
10.某核苷酸水溶液在通过比色皿时,测得260nm 处的吸光度
苷酸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
11.某一个酶的浓度为时的初速度。
当时:
12.什么是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又称摆动假说。Crick 认为tRNA 上的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和mRNA 上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的配对要求不很严格(即摆动性,wobble )。在tRNA 的反密码子中,除A 、G 、C 、U 4种碱基外,还经常出现次黄嘌呤(I )。I 的特点是它与U 、A 、C 三者之间都可形成配对。此外,tRNA 反密码子上的G 、U 可分别与密 码子上的U 、C 和G 、A 配对。
13.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可以从哪里获得?
【答案】合成氨基酸的氮可通过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转变为氨或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直接或间接来自糖代谢、光合碳循环等过程中产生的酮酸及其他有机酸,如or 酮戊二酸、革酰乙酸、丙酮酸等。
14.某些细菌能够生存在极高的pH 环境下(pH 约为10),你认为这些细菌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TP 吗?
【答案】这样的细菌不能够使用跨膜的质子梯度产生A TP , 这是因为如果要求它们与一般的细
第 3 页,共 32 页 已知该核求该核苷酸的浓度。
当时测得计算出底物【答案】
因为
菌一样使用质子梯度产生A TP , 则需要其细胞质具有更高的pH , 在这种情况下细胞是不能生存的。当然,这些细菌可使用其他的离子梯度,比如钠离子梯度驱动A TP 的合成。
15.简述核酸分离纯化的原则和大致步骤。
【答案】(1)核酸分离纯化最重要的原则有两个:①保持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完整性;②防止核酸分子的生物降解。
(2)核酸分离的大致步骤是:①破碎细胞;②有机溶剂(如苯酚、酚氯仿、异戊醇以及SDS )变性蛋白,反复抽提,获得核酸制品;③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不同构象的核酸;④柱层析分离变性核酸与天然核酸。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方法用于提纯特定的核酸。例如
,可以用亲和层析和免疫法分离纯化,用纯的RNase 处理除去DNA 中混杂的少量RNA 。
16.生物体内嘌呤核苷酸有两条完全不同的合成途径,试简述两条途径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甲酰基(来自四氢叶酸)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反应步骤比较复杂,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
然后
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
与鸟嘌呤核苷酸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补救合成(或重新利用)途径。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有两种酶参与,即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5-磷酸核糖-1-
焦磷酸
的补救合成。
提供磷酸核糖,
它们分别催化
和
三、论述题
17.叙述各种激素是如何对血糖进行调节的。
【答案】糖原的分解与合成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因素。可用文字描述如下:影响糖代谢的激素有以下几种:
(1)胰岛素是由胰脏β细胞分泌的,可降低血糖。若胰岛素供应不足,则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氧化使血糖升高。其原因是胰岛素可促进糖原合成酶的活性,诱导葡萄糖激酶合成和加强磷酸果糖激酶的作用,使葡萄糖分解。因此,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缺乏已糖激酶。不能使葡萄糖磷酸化使葡萄糖穿过细胞膜逸出,造成高血糖及糖尿病。
(2)
肾上腺和胰岛α细胞分泌的高血糖素通过
萄糖,从而使血糖上升。
(3)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促使血糖升高,因为它具有抗胰岛素及抑制糖原分解和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的作用,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阻碍肌糖原氧化,促进肝糖原合成,其主要原因是使胰岛素作用减弱,促进有关糖的异生作用的酶的合成,阻止糖的氧化分解。
第 4 页,共 32 页 可激活肝中糖原磷酸化酶使糖原分解,还
有诱导肝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及果糖二磷酸酶的合成促进糖异生作用,使氨基酸转化成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