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3 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1 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0 2017年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849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37
一、填空题
1. 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称为_____,作垂直滑移面的运动称为_____。螺位错不能进行_____。
【答案】滑移;攀移;攀移
2. 常见的金属晶体有三种结构:_____、_____、_____。
【答案】bcc ;fcc ;hcp
3. 当有少量的CaO 掺杂到ThO 中时,写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反应方程式及其固溶式,缺陷反应方程式:_____和_____;对应的固溶式:_____和_____.
【答案】
4. 按照材料的化学组成,可以将材料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大类。
【答案】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5. 液态金属材料凝固条件有_____、和_____。
【答案】结构起伏;能量起伏;浓度起伏
6. 根据相图可以推断合金的性能,相图上的成分间隔越大,_____越严重;结晶间隔越大,铸件凝固完了越易产生_____。
【答案】偏析;分散缩孔(疏松)
二、简答题
7. 解释常用的扩散机制。有两种激活能分别为
温度从25°C 升高到600°C 时对这两种扩散的影响,并对结果作出评述。
【答案】常用的扩散机制有空位机制和间隙机制。两种激活能分别
为
的扩散在温度从25°C 升高到600°C 时,由
度从298K 提高到873K 时,扩散速率D 分别提高
和得:当温的扩散,观察在倍,显示出温度对扩散速率的重要影响。激活能越大,扩散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越大。
8. 在FCC 晶体的滑移面上画出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答案】如图所示
。
图 晶体中螺型Shockley 分位错附近的原子组态
9. 举例说明材料的基本强化形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中三种的强化机制。
【答案】通过合金化、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手段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材料的强化。其强化基本形式有: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细化晶粒强化等。
这些强化方式总的来说是向晶体内引入大量晶体缺陷,如位错、点缺陷、异类原子、晶界、高度弥散的质点或不均匀性(如偏聚)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也会明显地提高材料强度。 (1)固溶强化:无论是代位原子或是填隙原子,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原子偏聚而形成气团。对代位点阵来说,当溶质原子比溶剂原子的直径大时,溶质原子有富集在刃型位错受胀区的趋向;反之,富集于受压区。填隙原子则总是向受胀区富集。这种靠扩散在位错附近富集的现象,称为柯氏气团(Cottrellatmosphere )。柯氏气团对位错有钉扎作用,从而使强度提高。 (2)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过饱和固溶体随温度下降或在长时间保温过程中(时效)发生脱溶分
,解。时效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如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先产生GP 区,继而析出过渡相(0”及e' )
最后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平衡相(0)。细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体之中,阻碍着位错运动而产生强化作用,这就是“沉淀强化”或“时效强化”。
(3)加工硬化:冷变形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大量位错,这些位错部分成为不可动位错,从而导致其对可动位错的阻力增大,引起材料继续变形困难,形成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10.论述冷变形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答案】与未变形的材料相比,冷变形材料的晶粒形态的改变,被压扁、拉长,形成纤维组织和带状组织。晶粒内出现大量的滑移带,进行孪生变形的金属还出现孪晶带。晶粒转动,产生形变带,出现晶粒择优取向(织构)。产生内应力,出现加工硬化效应。物理和力学性能变化显著,如强度和硬度升高、电阻率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等。
11.简述聚合物晶体形态和金属晶体形态的异同。
【答案】聚合物的晶体以各种形式存在,如单晶、球晶、串晶、柱晶和伸直链晶等。
(1)单晶。凡是能够结晶的聚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单晶。单晶只能从极稀的聚合物溶液(浓度一般低于0.01%), 加热到聚合物熔点以上,然后十分缓慢地降温制备。得到的单晶只是几个微米到几百微米大小的薄片状晶体,
但是具有规则外形。单晶的晶片厚度约为且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只取决于结晶时的温度和热处理条件。晶片中分子链是垂直于晶面
方向的,而聚合物分子链一般有几千条以上,因此认为晶片中分子链是折叠排列的。
(2)球晶。聚合物从浓溶液或熔体冷却时,往往形成球晶一一一种多晶聚集体。依外界条件不同,可以形成树枝晶、多角晶等。球晶可以生长得很大,最大可达到厘米级,用光学显微镜很容易在正交偏振光下观察到球晶呈现的黑十字消光图形。球晶中分子链总是垂直于球晶半径方向。
(3)串晶。在应力作用下的聚合物结晶,一般不一定形成球晶,而是形成纤维状晶体。这种晶体中心为由伸直链构成的微束原纤结构,周围申着许多折叠链片晶。随着应力的增大和伸直链结构增多。其力学强度提高。具有这种结构的制品,由于没有球晶那种散射作用而呈透明状。
(4)柱晶。聚合物熔体在应力作用下冷却结晶时,若是沿应力方向成行地行成晶核,由于晶体生长在应力方向上受到阻碍,不能形成完善的球晶,只能沿垂直于应力方向生长成柱状晶体。
(5)伸直链晶体。聚合物在极高的压力下结晶,可以得到完全由伸直链构成的晶片,称为伸直链晶体。实验发现,在0.5GPa 压力下,200°C 时,让聚乙烯结晶200h , 则得到晶片厚度与分子链长度相当的晶体,
晶体密度为由于伸直链可能人幅度提高材料的力学强度,因此提高制品中伸直链的含量,是使聚合物力学强度接近理论值的一个途径。
12.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
【答案】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13.分别论述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
【答案】(1)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纯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塑性,但很难满足工程技术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金属材料常以合金的形式适用。常用金属材料有:钢、铸铁、错、铜等。
金属材料的优点:①较好的机械性能,易加工成型。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在强度、塑性、硬度、軔性即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较好,常用于各种机械零件;②导电性强,导热性好。金属一般都是电、热的良导体,所以工业上常用铜、铝及其合金作为导电材料;一些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的零件也常用铜铝等制造;③金属储量大,品种多,有多种特异性质,如良好的延展性、磁性、高熔点、高密度等。
金属材料的缺点:①化学稳定性差,易腐蚀;②生产过程能耗大,成本高;③比重大,不易运输。
(2)陶瓷是由粉末原料成型后在高温作用下硬化而成的制品,是多晶、多相(晶相、玻璃相和气相)的聚集体。陶瓷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各个相组成、结构、数量、几何形状及分布状况都能影响陶瓷的性能。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两者的混合键。
陶瓷的优缺点:陶瓷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功能陶瓷由于具有压电、铁电、声光、电磁、生物化学的功能而得到广泛应有,结构陶瓷则由于具有很高的熔点和强度,而且化学稳定性好,因而被用于结构材料,特别是高温结构材料。然而,陶瓷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