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62金属材料科学基础之材料科学基础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点阵
【答案】为了便于分析研宄晶体中质点的排列规律性,可将实际晶体结构看成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并简化,将其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质点,称之为阵点。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2. 相图中的自由度
【答案】相图中的自由度是指在相平衡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
3. 置换固溶体
【答案】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当溶剂和溶质原子直径相差不大,一般在15%以内时,易于形成置换固溶体。铜镍二元合金即形成置换固溶体,镍原子可在铜晶格的任意位置替代铜原子。
4. 过冷度
【答案】过冷度是指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相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5. 配位数
【答案】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二、简答题
6.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它的性质如何递变?
【答案】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一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増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増强;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从上一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増加,非金属性降低。
7. 简述原子间四种结合键各自的特点,并从结合键的角度讨论金属的力学特性。
【答案】各种键的特点如表所示。
表
金属键由于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对原子也没有选择性,在受外力作用下原子发生相对移动时,金属正离子仍处于电子气的包围中,金属键不会受到破坏,因此金属能够经受变形而不断裂,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性能。
8. 图为一连铸坯低倍组织照片,说明各晶区的名称及成因;若想得到更多的等轴晶粒,可采用哪些方法或措施?
图
【答案】(1)该照片显示出激冷区、柱状晶区和粗等轴晶区。因铸模温度低造成激冷而形成细等轴晶区;因正的温度梯度和固定的散热方向而形成平行的柱状晶区;因中心液相区内的过冷或冲刷过来的碎枝晶而独立形核形成中心粗等轴晶。
(2)扩大等轴晶区的方法:①加强电磁或机械搅拌;②加入非均匀形核剂或孕育剂;③预热钢模快冷。
9. 萤石
和空间点阵。
属立方晶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形成面心立方结构,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请画出萤石晶体的结构基元
图
【答案】由题意知,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则结构基元和空间点阵如图2所示。
图2
10.从材料组织结构对性能影响的角度,定性分析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
【答案】在这三类材料中,其力学性能特点分别是:
(1)金属材料:优异的塑性和韧性,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大的弹性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极小的弹(2)陶瓷材料:塑性和初性几乎为零,极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强度(特别是抗拉强度)
性和极大的弹性模量;
(3)高分子材料:较高的塑性和軔性,较低的硬度和强度,极大的弹性和极小的弹性模量。 这三类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上述差异,主要是由这三类材料在组织结构方面的特点不同所造成的。
(1)材料的弹性及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结合键的强弱。其中①陶瓷材料为共价键和离子键,结合键力最强,因此其弹性模量最高但弹性最小;②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链中为很强的共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